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高二联考

生物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考号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生物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光合作用O2中氧元素来自水

B.欧文顿用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多次实验,根据结果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

C.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的“亮一暗一亮”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D.英国科学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并将观察到的“小室”称为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红细胞等。科学家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15N、18O不具有放射性。

【详解】A、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用18O分别标记两组实验中的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O全部来自H2O,18O不具有放射性,A错误;

B、欧文顿用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据此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正确;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提出细胞膜是一种静态模型,C错误;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通过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D错误。

故选B。

2.用浓度为2mol·mol·L-1的KNO3溶液和2mol·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240s时KNO3溶液中细胞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和实验前一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240s时蔗糖溶液中的植物细胞肯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B.240s时KNO3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0s时状态相同

C.B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原生质体相对体积最小,细胞吸水

D.120s后KNO3分子开始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由图可知,某种植物细胞处于KNO3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随后KNO3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某种植物细胞处于蔗糖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又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较大,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

【详解】A、由图分析:在240s时植物在蔗糖溶液中,其原生质体相对体积趋于稳定,此时失水最多,但细胞是否死亡,还需要将该细胞放在清水中实验,看是否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来进行判断,A错误;

B、由图可知,240s时的原生质体相对体积比0s时的大,说明这两个时刻,KNO3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B错误;

C、由图可知,在KNO3溶液中,B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原生质体相对体积最小,细胞吸水能力最高,C正确;

D、一开始,随着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小,细胞失水的同时KNO3就开始慢慢进入细胞,而不是在120s后KNO3分子才开始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D错误。

故选C。

3.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DNA聚合酶、水通道蛋白以及胃蛋白酶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B.剧烈运动产生乳酸,会让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C.内环境的稳态都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的

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3、内环境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