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主题作文《乡土中国》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第五单元主题作文《乡土中国》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必修上第五单元主题作文乡土中国

有人认为中国人“土”,并把“土”当成贬义词。而文评人刘琼在评价女作家葛水平的作品时却说:“写作土性的葛水平一直是我喜欢的作家。土性,在我的词汇库里是赞美,相当于根性。”还有人说,无论中国社会如何变化,中国人依旧具有“土性”,这里的“土性”并非贬义,而是对中国人流传固守的一些东西的最好比喻。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

扎实根性,守望土性

肖洛霍夫曾在《静静的顿河》中这样写道:“我们只有一条战术,就是在草原上流窜,不过要常常回头看看。”中国人的“土性”,就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中国人即使荡平山海阅尽千帆,也始终会落叶归根化泥孕春。

“土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乡土情结,这是刻在中华儿女骨髓里的记号。我们在这片沃土上萌芽生根,无论枝干多么高大茁壮,花叶多么茂盛缤纷,我们的根始终深深扎在大上,我们也始终是大地的孩子,这便是中国人的“土性”。我们依赖于它的滋养,方能千姿百态;我们感念于它的恩赐,于是不忘反哺。正如钱学森不贪恋国外给出的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国,致力于祖国的军事发展;叶嘉莹深耕诗词文化六十年,为传统文学传承而奉献终生。正是“土性”,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投向大地的怀抱,让这片土地永远不会老去,永远葆有生机。

“土性”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更是凝聚与维系民族血脉,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从在母亲怀中牙牙学语开始,我们便浸润于“仁、义、礼、智、信”的熏陶之中,我们学卧冰求鲤,学孔融让梨,学箪食瓢饮,学富贵如浮云,学言而有信。中国传统社会的地缘文化和家系情结,不仅教会我们感恩,还影响并塑造了我们整体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土性”也因此成为个人修养和文化认知的基石。随着民族血脉的赓续,传统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观念便以“土性”为载体代代传承。由于“土性”,中国的社会群体具有极为重合的认知与思维方式,这使得我们互相团结,以和为贵,追求和谐。至此,民族凝聚力也因为“土性”的存在而大大加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土性”将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我们隐性地是合在一起,形成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维系得坚实的合力。

“土性”的内涵不仅仅限于此。我认为,“土性”其实是传统文化本身,它象征了一切在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流动的共性特征。古代人们用双手开拓蛮荒,在上地中寻找生存的有望,形成了“男耕女织”的文化语境;历代的士人或急流勇退,或主动追寻,总寄希望于美的山水田园,留下了乡村田园的精神净土;如今的乡村走过历史的喧嚣,继续继承着这片一地上弥久的情怀,描摹出新的风采。正如大地,是一切的开始,或者说大地就是一切。

纪伯伦有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中国人在土地上成长,不会忘记土地给予的一切,中国人为“土”而自豪。土性是中华民族乡土情结、民族血脉与传统文化的见证,它是我们的根,是中国人固守的美好特性。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中国人一直都具有土性,它犹如一根脊梁,挺起了伟岸的身躯,滋养了亿万生灵。因此,随着社会的高速度发展,当代青年更应扎实根系,守望大地,保存土性,仰望天空。

别让古村落渐行渐远

亲爱的志愿者们:

你们好!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皆含情;想起乡土,内心便满是温柔,感受乡土文化如饮美酒醇厚悠长。可近年来,人口的流失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乡土文化趋于解体,乡村的一切与我们渐行渐远。所以,我在此倡议:留一片乡土去品味,勿让古村落成为历史。

乡土文化解体,究其根本,是人口流失与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元就是村落。可以说,村落承载着无法言喻的情谊与韵味,乡村的生活自然、恬淡。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快速发展与进步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断有新的事物、新的契机涌现。大量的乡村人民为了追求更美好的高品质生活,迁徙到了城镇,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他们无法慢下来……凡此种种,让我也依稀体会到了余光中先生口中乡愁的韵味:乡愁是邮票,是思念,甜蜜中充满着苦涩。如此,怎能不让人感慨、叹息?如何才能留一片乡土去品味?

同学们,我们要读好古村落这本书,让乡土文化在现代生根发芽。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每个古村落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当我们真正了解这些历史时,我们就会明白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性。古村落的民风民俗、房屋建筑、手工艺都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让这些乡土文化失传,我们应当重新拾起它们,传承并使其发扬光大。乡土文化的没落,古村落的现状都不容乐观,对于这样的现实,我们需要重视。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古村落,让乡土文化的生机再次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