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经《采薇》的解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采薇》的解析

一、《采薇

》一诗见于《诗经

·小雅》,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一。一般认为,此诗采用起兴、重章叠唱之法,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里,我们首先要注意,对一篇文章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可有不同层次,陆机在《文赋》里说言象意三个层次,其实意又可裂变为表层之意和深层之意。表层之意是知其然,而深层之意是知其所以然。上述对《采薇》的一般理解,从表层之意来解读大体没错,但从深层之意来验证,却还有许多疑问未能通释:

1、采薇乃是一种起兴之法,起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一种有规则的暗示,为何独以采薇起兴而非其他,有没有深意?

2、我们知道在中国古典文学

中,家和乡是两个概念。靡室靡家和思念故乡等同吗?

3、靡使归聘我行不来,译为没有办法让人探问家中无人慰问,战事如此紧急,成天还想着探问家中,这现实吗?王事靡盬,竟然无人慰问?是想着家里人来慰问吗?

4、从薇到华,转而起兴,有何内在联系?

5、第一个载饥载渴尚可理解,篇末载渴载饥则令人莫名其妙了。

6、杨柳依依,一切景语皆情语,暗传什么情感?

7、首三章皆有忧,诗人忧什么呢,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让诗人如此牵挂?篇末诗人回来了,又为什么说莫知我哀,快见着故乡了还哀什么呢?以下笔者尝试言之。

二、采薇之意实乃相思之举。我们采用《诗经·召南·草虫》一诗佐证之: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观止,我心则夷。

《毛序》说是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毛诗正义》)。欧阳修解:召南之大夫出而行役,妻留在家。(《诗本义》)朱熹认为:南国被文化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诗集传》)由此可见,以采薇起兴,实言诗人行役在外而思家中之妇也,而且由薇亦作、柔、刚止还可勾画出思念的情感轨迹。

靡室靡家言家中并无配偶。家者,有妻方为家;室者,有子才为室。无妻则无子,无家则无室。因此靡室靡家,在根本意义上不是思念故乡,而是希望回家娶妻生子,过太平日子。依此,靡使归聘应当释为没有人让我回去谈婚论嫁,言外之意是如果能回去,自然有人与之完婚,说明有人在等他,这个人就是诗人边采薇边忧思的恋人。正因为靡使归聘,再加上我戍未定(教材此译我们驻守的地方不固定,不妥,因为战线再长,相应的部队要有相对固定的镇守地方,故较为妥当的译法是我们驻守的时期不知道有多久),才会我行不来,此句按事情发展的前后逻辑,应当释为我出去打一仗可能就回不来了(永远也成不了亲了)。

为什么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驾彼四牡两章极状战争激烈之场面,从一月三捷岂不日戒可以看出战事之急,更可反衬出诗人说这句话时的悲壮之情,同时也补述了我戍未定不遑启居、处。一此一彼,第四、五两章与首三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联系都非常顺畅了。

正因为以上三点,诗人之忧才会由弱到强,以至于痛(疚),战争耽误了他的终身大事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家里可能还有一位妙龄女子在痴痴地等他回来!不信再看:从薇到华除了一种上述的插叙之妙外,还有深意。《诗经·常棣》曰: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宜尔室家,乐尔妻孥。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如果说诗人此处借采薇起兴还是比较含蓄地谈论男女之事,那么彼处借维常之花再起兴则是放声呐喊了。诗人将压抑的情怀,化为对敌人的仇恨,在战场上一月三捷,更表明了他从忧到恨了。

前一个载渴载饥,可能出于战事而无暇顾及;后一个载饥载渴,则是一种心理反应了。什么心理反应?诗人现在的角色是怎样的?是一个退役的军人,固然不错。然而,他更是一个追求君子高仪的人,他无愧于保家卫国的战争。虽说几十年(?)的战事告一段落

,离家的路也越来越近,但思乡之情从那时还带有一丝希望到现在完全化为泡影,青春已经逝去,心中的爱也成为遥远的回响,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到现在的中年人?老年人?年轻时盼望返乡,年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走在还乡的路上,即使不饥不渴,可心灵的震颤与情感的沧桑谁与言说,又怎能说尽?

最令人断肠之处乃是杨柳依依。诗人走在当初奔赴战场的那条路上,当年杨柳依依,杨柳为什么会依依,柳者留也,因为有人依依啊,这人是谁?就是诗人开篇所忧之人啊!如今此人安在,在又怎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当年百花盛开,如今万木枯荣,面对霏霏雨雪,诗人心如坚冰,内心再也不是忧所能言,而是化为一江春水也无法传达的伤悲哀了。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个哀从纵的方面说,诗人仿佛穿梭于历史的隧洞中,感受岁月的沧桑和人世的轮回,一切经历如影随形一齐涌上心头。从横的方面说,诗人既有摆脱战争的幸

文档评论(0)

aiboxiw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