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pdf

2024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感染

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出现全

身症状,如高热。

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

预防措施:

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若怀疑有污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

施。

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情况的

部位穿刺。

采血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

处理措施: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以外,还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皮下血肿

临床表现:

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

严重者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

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预防措施:

加强穿刺技能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针,

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增加对动脉的损伤,造成出血不止。

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5-10分钟;

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5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凝血机制障碍者及

老年人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处理措施:

血肿发生48小时内,可采用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

48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也可采用烤灯,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使血肿〉肖退,疼痛减轻。

可内服或外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消除血肿。

如血肿较轻,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

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假性动脉瘤形成

临床表现:

危重病患者或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每天需要多次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部分患者经过反复、多次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穿刺处进入周围组织面形

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因此,假性动脉瘤是种由

内皮覆盖的血肿。

假性血管瘤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

局部肿块并伴膨胀性”搏动,肿块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可闻及收缩期杂

音。若按压肿块近侧动脉,可见肿块缩小,且紧张度减彳氐并停止搏动。

预防措施:

避免在同一部重复穿刺,以免局部瘢痕形成后,使血管壁弹性降低而出血。

做好宣教工作行动脉穿刺后可采用温度为60-70°C的湿毛巾局部热敷,每

天1次,时间为20升钟,防止假性动脉瘤的形成。

处理措施:

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成,应嘱患者穿宽松的软鞋,以防瘤体受摩擦,弓I起

破裂出血。

若假性动脉瘤较大且影响功能时,可采用手术直接修补,效果较好。

误刺神经

临床表现:穿刺时患者若出现肢体麻木或剧烈疼痛,提示有可能刺到周围

神经。

预防措施:护士加强个人业务素质,熟悉动脉穿刺血管的解剖位置,掌握

血管的走行及深度。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刺激。

处理措施:应立即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动脉痉挛

临床表现: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可出现麻木、发冷、

苍白等缺血症状,而局部无大出血或张力性血肿现象,长时间血管痉挛可

导致血管栓塞。

预防措施:

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消除恐惧等不良心理,使其放松。

热敷局部血管。

处理措施:

若出现动脉痉挛,但穿刺针头确定在血管内,可暂停抽血,待血流量渐进

增加后,再行抽血。

若穿刺未成功,则拔针暂停穿刺,待痉挛解除后再行动脉穿刺。

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较少见,主要发生在股动脉穿刺时。

患者主诉穿刺端肢体疼痛、无力。查体可见穿刺端皮肤青紫或苍白,皮温

下降,穿刺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预防措施:

避免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

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力度要适中,应做到穿刺处既不渗血,血流又保持

通畅;压迫时以指腹仍感到有动脉搏动为宜。

处理措施:若有血栓形成,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穿刺处大出血

临床表现:穿刺针孔处有大量的血液流出;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

血压下降等症状。

预防措施:穿刺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并嘱患者勿过早活动穿刺肢体。

处理措施:

如患者出现穿刺口大出血,立即让患者平躺于床上,护士戴无菌手套,用

无菌敷料将明胶海绵按压在穿刺点处,直到不出血为止。

出血量大的患者可连医嘱输入血制品。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临床表现:因穿刺针管径较粗,拔针后按压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动脉皮口

出血不止,而深动脉位于骨筋膜室内,大量出血使室内容积增加、压力增

大,从而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疼痛:早期因穿刺部位和损伤度不同而各有差异,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

剧,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鼎天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