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热点素材】文化特色才是古镇旅游的灵魂+时评+写作方向
新闻背景:
统一的小桥流水、青砖白墙绿瓦、红灯笼;无论哪个古镇都有卖丝绸的、卖钥匙扣的、卖手工首饰的;甚至连“特色小吃”都变得千篇一律,臭豆腐、烤肠、甑糕……不知何时起,古镇渐渐“长得”越来越像,古镇里的商铺和特色小吃也越来越像,相似性渐渐地取代了每个古镇的独特性,全国各地古镇的“查重率”令人瞠目结舌。
【写作方向】
古镇旅游,远不只是简单的“吃喝买”,文化特色才是它的灵魂。文旅融合,也不是照搬照抄成功案例之后就可以躺着赚钱的。如何平衡好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对于所有古镇经营者来说,都是一道关乎根本、影响长远的必答题。
【时评1】文化特色才是古镇旅游的灵魂
2023年03月27日13:30???来源:中国经济网???
古镇为何“千镇一面”
游客到古镇,想“沉浸式体验”的是当地的历史人文特色。从建筑到美食,再到景观与氛围,本应都有着鲜明的本地特色、镌刻着本地文化烙印。但正如我们切身感受到的,在这些千篇一律披着“古镇”外衣的“小商品城”里,游客看到、吃到、玩到和感受到的都是流水线上相似的产品。换一个地方、换一个小镇,别无二致。
“千镇一面”的根源,在于古镇过度商业化开发。管理者缺乏长远规划,在开发设计时急于求成,热衷模仿、照搬商业化运营成功的古镇,同时对商业业态疏于统筹管理,未能有效规制商家,忽略了对古镇独特性的保存。
同质化让游客“审古疲劳”
国内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原先旅游产品少、需求大。现如今,信息获取更便利,游客的眼界也更为开阔,不会轻易买账。“披着古镇外衣的小商品城”,早已不能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当游客对古镇产生厌倦感,古镇旅游或将走向没落。因为在游客看来,游览一个古镇和游览十个是一样的,没必要追求相同的“诗和远方”。古镇开发追求商业利益可以理解。毕竟投资者期待商业回报,周边居民要赚钱养家,地方经济也需要旅游业作出贡献。但走同质化这条路,看似投资回报比较快,实则目光短浅,容易让游客“审古疲劳”,那么再想持久赚钱就不容易了。
古镇应留住文化特色
古镇开发建设,需要有对本地历史文化和当地先民生活的高度尊重,充分挖掘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不断完善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体验。跳出雷同,在规划、建设和经营的全过程用心用情用力,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持久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才是古镇开发建设的根本。
有关部门在开发古镇时,应在保护古镇历史文化和商业运营之间取得平衡,制定长远的统筹规划方案,避免重复建设,保持古镇的宜居性和文化环境,如此方能保留住每个古镇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
(以上综合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妇女报、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客户端)
V视角:
@大寒冬暖:确实,不少古镇同质化严重,商业味过浓。
@Xiaoxin__姬:三步一个烤鱿鱼,五步一个炸臭豆腐。
@刘建梅9:之前逛过几个古镇,其他古镇就再没兴致去了。
@他舅舅亲娘的二姨:因为商业化方案都差不多,策划的公司赚钱不要太轻松。
【时评2】
各地古镇相似度99%:千篇一律的诗和远方索然寡味
2023年03月27日08:36???来源:羊城晚报客户端???冯海宁
无论哪个古镇都有卖丝绸的、卖钥匙扣的、卖手工首饰的;甚至连“特色小吃”都变得千篇一律,臭豆腐、烤肠、甑糕……不知何时起,古镇渐渐“长得”越来越像,古镇里的商铺和特色小吃也越来越像,相似性渐渐取代了每个古镇的独特性,全国各地古镇的“查重率”甚至高达99%——这是3月26日《光明日报》一文披露的信息,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
实际上,有识之士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中国古城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林鹏曾指出,“我国共有2800多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镇,数量肯定是全球第一。但真正能被人们(不包括专门从业者)记住的有几个?不超过8个。”言外之意是,大多数古镇太像了。某大学教授也指出,古城镇旅游往往成了逛街购物、喝茶吃饭、参观表演的统一模式。即相似度极高。
那么多数古镇是早就“相似”还是开发后“相似”?不排除南方部分古镇之间,或北方部分古镇之间,因为地理文化上接近,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比如部分南方古镇,有相似的古建筑,相似的石板路,相似的小桥流水。但各地古镇相似度高,主要出现在商业开发后,多数古镇从零售的商品到“特色小吃”等方面,特色越来越不明显了,越来越同质化。
从积极角度看,多地古镇商家都善于“学习”,哪些商品在其他古镇好卖,就及时跟风效仿。但从另一些角度看,这将对古镇伤害不轻:一来,古镇的独特历史文化会被同质化的商品和服务冲淡;二来,过度商业化给游客印象是古镇变成了“杂货铺”;三来,对游客吸引力会下降。因为在游客看来,游览一个古镇和游览十个是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种树郭橐驼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pptx
- 《赤壁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docx
- 《锦瑟》《书愤》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望海潮》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时训练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及范文:“靠谱”.docx
- 《赤壁赋》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阅读常见七大题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