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教学设计一等奖及反思.pdf

《〈诗经〉》教学设计一等奖及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诗经〉》教学设计一等奖及反思

《《〈诗经〉》教学设计一等奖及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

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诗经〉》教学设计一等奖及反思

【教学设想】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

地位。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是诗经的

名篇,两首诗在主题内容上是相似的,情感基调是相近的,同时在艺

术手法方面也都运用了重章叠唱和赋比兴的方式。

见于以上两首诗教多的共同性,本节课,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

法进行教学,引导同学们在反复朗诵中去把握诗歌的优美的意境和古

人的质朴、健康的爱情观;同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在比较两首诗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方法,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并从中得到相应的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真

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积累《诗经》的有关知识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⑵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思维模式;

⑶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方法与过程目标:

⑴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诗的节奏与语感;

⑵采用比较阅读鉴赏的方式,对两首诗进行解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正确的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⑵增强学生的全面、科学的情商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诗经》中的赋笔兴的艺术手法;

2、运用比较朗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赏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品味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节奏美。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法。

2、引导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

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天,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

去一颗最遥远但又最明亮的星斗──《诗经》,来一同欣赏她那雍荣典

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导入语:《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经》的重要影

响力,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所掌握的有关《诗经》方面的知识。

二、知识归纳与拓展

1、学生自主归纳有关知识。

2、教师明确、总结。(多媒体显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

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导入语:好诗如美酒,似香茶,在于品!品诗在于读,在于听!下面

请同学们采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诵这两首诗。

3、诵读《诗经》两首,初步认知文本。(多媒体显示诗的内容)

《诗经》两首

关雎

关关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