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清明》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清明》是小学部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
中的第二首,是诗人在清明节行路中遇雨有感而作。行人在
扫墓的路上遇到了纷纷细雨,又湿又冷,心中无限忧愁。诗
人寻找酒家避雨,牧童指向杏花深处的村庄。牧童给忧愁的
诗人带来了希望。全诗有景色,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
通俗易懂,景象鲜明,形象生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诵
读、想象、感悟”为主,达到口中有字,眼中有景,心中有
情,进而传承并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品读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理解诗人的“心”。
2.抓住关键字词,感悟古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诵读赏析,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感悟古诗
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清明节等有关资料,完成导学案;积累背诵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教学过程
(一)走近清明,走进诗人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节日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清明节就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让
我们一同走近它,走进一首清明诗的千古绝唱。
1.“清明节”知多少
交流对“清明节”的认识,包括清明节来历、风俗习惯
等。
2.介绍杜牧
【设计意图:了解清明节,了解诗人,激发学生对古诗
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清明,感悟诗情
学习古诗,只是读一读理解意思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细
致品味,才能品出古诗的意境,古诗的韵味,古诗的精妙。
1.细读古诗,自主学习
用“”画出清明时节的天气。
用“﹏﹏”标出最能体现当时人特点的词。
2.提出疑难问题,探究合作学习
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交流诗中哪个字词用的精
妙,说说理由。
例如: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
想象当时的情景,牧童会说些什么呢?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共赏古诗
⑴“雨纷纷”一词写出了什么?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资料补充: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
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
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
“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
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
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
“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
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
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
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
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
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下册语文《荷叶圆圆》教案.pdf
- 部编小学三年级《六单元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樊晓芳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pdf
- 2023年《怎么都快乐》教学反思.pdf
- 四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沪教版.pdf
- 部编版《小公鸡和小鸭子》公开课教案.pdf
- 《雪地里的小画家》信息化教学设计.pdf
- 小学一年级语文《美丽的小路》原文及教案汇总.pdf
- 《读不完的大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pdf
- 中班主题教案:你快乐我快乐教案及教学反思.pdf
- 部编小学三年级《六单元19 海滨小城》谢婧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