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22 课《四季之美》教案、教材分析.pdf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22 课《四季之美》教案、教材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四季之美》

四季之美

重庆两江新区重光小学吴敏

【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感受四时景物

皆成趣。语文要素则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同时本单元也是

第一次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围绕这样的学习任务,教材安排了《古诗词三首》

和三篇散文。其中第21课的《古诗词三首》与日积月累中的《渔歌子》相呼应,引导学生借助诗句中的画

面,初步感受动态、静态描写,同时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学特色。三篇散文则分别从动态描

写、动态与静态的对比描写中,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文字中读出画面,从画面中读出情感,即形成由“言”

生“象”,由“象”到“意”的诗歌散文品鉴能力。

本文作者是日本平安时期的著名女作家清少纳言,其作品的特点是所写景致不多,却能营造

出美的氛围。本文围绕题目仅仅用了四个自然段,就写出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

昏和冬天的早晨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美,展现出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从文字中想象画面是中年级已具备的阅读能力,但在本课学习中由于文字意韵深远,学生很难全面感受

文字中的画面美。帮助学生完成由文字到画面的转化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通过体会文字中的画面美

来感悟独特韵味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如何突破重难点呢?我们首先遵循阅读散文的规律,反复朗读课文,在情景、上下文、时代

三重语境中,引导学生寻着“言象意”的相互关系,品文字读出画面,想画面读出韵味。我们更遵循学生学习的

心理需求,鼓励学生用已有阅读散文的经验,通过自主学习,初步建立文字(言)与画面(象)的关系。

根据学生真实需要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字中的动态美,完善从“言”到“象”的转化,再

通过朗读感受品味,完成从“象”到“意”的转化。教的本质是教会学生生活,教学中我们力求让散文

学习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到作者的生活中去,再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71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读“黎、晕”等9个生字,理解“红晕、鱼肚色”等词语的意思。2.能运用已

有经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结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读出文字中的动态画面,体会其中的独特韵

味。

【教学准备】

教师:PPT

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整体读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结构。

1.读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结构。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学文,应该关注篇章,从篇章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符合

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认知过程。本文结构简单清晰,教学应顺应学生心理需求,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已

有经验初步感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二、品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体会画面中的动态美,感受四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