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综合英语教程第三册《Chinese-food》全文翻译.docxVIP

综合英语教程第三册《Chinese-food》全文翻译.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inesefood》

中国饮食生活中很少有什么东西像食物这样真切实在,或者说那么彻底地为个人接纳吸收。一个人可能在听音乐,但是音乐可以从一只耳朵进去再从另一只耳朵出来;一个人可以在听讲座或别人的谈话时胡思乱想些其它的事情;一个人可以专心料理生意而他的心思和兴趣另有所属……。而在吃饭就餐时,一个人几乎不可能长时间地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完全无动于衷。一个人怎么能对即将进入身体并成为身体一部分的东西保持绝对的无动于衷呢?一个人怎么能对即将决定自己体力以及最终决定自己的精神和道德品质及幸福安康的东西一直无动于衷呢?——肯尼斯·卢

这是一个中国人要问的简单问题,但是西方人可能感到难以回答。在西方,许多人是美食家,而一些则是贪吃者。但是在他们中间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似乎对进入他们胃里的东西并不在意,也不认为食物会最终对他们的品性产生影响。他们可能会问,吃个汉堡堡或喝点可口可乐,对你成为一个圣人还是一个罪人会有什么影响呢?对他们来说,食物纯粹就是一种燃料。

然而,肯尼斯·卢却表达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典型的中国化的观点。这一观点源自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例如说到食物的重要性,伦敦餐馆经理付东引用了一位如同孔子(中国人称这位古代圣人为孔夫子)一样权威人士的话。这位圣人说:“食物是第一需要(人以食为天)。”付东又补充说:“食物对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一大乐事,需要事先考虑,需要精心焖煮,还要肯花时间享受最后的美味佳肴。”

卢发现西方人走进餐馆,通常要点一张好桌子,也就是一个可以看到别人,别人也可看到你的好位子。他们去那里的目的通常只是为了社交娱乐——顺便吃点东西。而中国人则不同。走进餐馆后,他们要一个有普通墙壁相隔的小房间,在这里,除了自己人,别人是看不到的。他们可以脱掉上衣,开始这一严肃认真的事情——吃饭,这才是他们来这儿的目的。中国人的意图即是高尚的,又是全心全意的,即“吃要认真、正式”。

尽管在对待饮食的态度上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别,但是毫无疑问,西方人已经开始承认中国烹饪的与众不同。事实上,可以公正地断言,中国饮食是当今唯一真正国际化的饮食。它无处不在。装饰着龙及精美风景画的餐馆——经营各种异国风味的美食如糖醋鸡、绍兴汤、烧酒和锅贴(北方风味),还有清蒸茄子——已经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从香港到火奴鲁鲁,从霍博肯又到哈德斯菲尔德。这是怎么回事呢?确实,在十九世纪,当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到北美做些为美国修建铁路之类的事时,一种中国食物便进入到了北美。他们定居于西部海岸或靠近西部海岸的地方。在那里各种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炒杂烩馆”发展起来,经营的都是些档次比较低的中国菜肴。

在美国,这些餐馆的标准在稳步提高,可卢却认为促使这种食物在西方世界推广开来的关键的因素是(前)英殖民地香港的人口压力,特别是1950年以后,许多家庭因此移民到世界各地,靠开餐馆赚钱致富。他还说,假如社会对香港的华人出于无奈而烹饪和销售的那些东西不感兴趣的话,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发现在西方人们越来越重视感官享受:色泽、质地、运动、食物、饮料,还有摇滚乐——所有这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前所未有的。正是西方这种与日俱增的感官享乐主义以及摆脱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束缚的愿望,再加上中国饮食所固有的感知理念,即可满足人的味觉,才可使得中国饮食能够以快速遍布西方世界各个角落。勿庸置疑,传统的高品质中餐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制作考究,品味上乘。

事实上,原材料的初加工、拼摆及搭配约占实际准备过程的90%,烹调本身只占10%。然而这10%却并非易事。有各种方式可供选择,肯尼斯·卢列出了食物烹饪的40种方法,从煮或者说煮沸的艺术到其他方法如酱,一种炒加炖的烹调方法;塌,将食物沾上面糊后在油里炸;还有煨,就是把食物埋在滚烫的木炭、或烧热的石块、沙子、盐和石灰里面煨熟。既然准备过程是复杂的,那么美餐的享用自然也应当与之相配。因此一顿传统的中餐会持续几个小时,其进行过程就像一次宗教仪式。它需要参与者共同分享,而非个人能为,因为有一系列经认真策划、精心设计的菜肴,其中一些成分是用于调味,另一些则用于衬托。肉类、鱼类、炒菜、汤菜、酸汤甜汁、脆生生滑溜溜之物、鲜菜和干菜——所有这些以及其他,他们各具特色,都在吊我们的胃口。

在一次未受西方饮食思潮影响的中餐中,所有食品摆在餐桌上,犹如一种自助餐。宾客可吃点这个,吃点那个。单人份饭是不会提供的。搭配合理的一餐应至少包括一道鸡、一道鱼和一道肉,而他们与适当的蔬菜搭配摆出也并非仅是味道问题,也是色泽搭配问题,味觉要满足,视觉也如此(色香味具佳),否则,一种本质上中国特色的东西,也就是使中华美食与那典型而令人难以捉摸的道家观念相联系的因素就消失了。

艾米莉·哈恩,一个曾在中国工作生活过的美国人,对中国烹饪以及体现道德与和谐的“方式”颇为欣赏。她坚

文档评论(0)

mmhaij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