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调动官职)弦弦掩抑声声思(低沉抑郁)
B.使快弹数曲(快速)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
D.命日《琵琶行》(命名,题名)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答案:1.D解析:A.左迁:贬官、降职。B.快:畅快。C.暂:忽然、一下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低眉信手续续弹
C.枫叶获花秋瑟瑟
D.终岁不闻丝竹声
答案:A解析:A.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B.古今都是“随手”的意思。
C.古今都有“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的意思。D.古今都是“终年’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歌以赠之
A.遂命酒B.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梦啼妆泪红阑干D.商人重利轻别离
答案:.A解析:例句与A项中加点词都是名词作动词。B.名词作状语。C.名词作状语。
D.形容词作动词。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问其人,本长安倡女静女其姝
B.转徙于江湖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委身为贾人妇因为长句
D.歌以赠之皆以美于徐公
答案:B解析:A.代词,那/形容词词头。B.介词,在。C.成为/创作。D.连词,表目的,
用来/动词,认为,以为
5.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主人下马客在船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D解析:D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与例句均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6.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坊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答案:B解析:②是正面写琵琶女琴技的高超的、④是写琵琶女身世的凄苦的。
7.下列对《琵琶行并序》中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
用视觉形象强化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乐曲终了后余音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
强调了乐曲高妙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也将音乐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
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消失。
答案:B解析:“乐曲终了”错,只是乐曲暂时停止。
8.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十年”中的“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所谓“年号”,即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
年的一种名号,为汉武帝首创。
B、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的是有联系的,如杜甫,字子美,“甫”与“子美”的意思十分相
近;而有的却毫无联系,如白居易,字乐天。
C、“江州司马青衫湿”中,“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有职无权;“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
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后借指失意的官员。
D.“名属教坊第一部”中的“教坊”是中国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机构,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
舞蹈、百戏的教习、演出等事务。
答案:B解析: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着一定联系,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有因
果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9.下列描写古代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机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颂白居易
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颂杜甫
C、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一一颂李白
D、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颂王昭君
9答案:D解析:“云边雁断胡天月,院上羊归塞草烟”是唐代温庭筠写的《苏武庙》,说的
是苏武的事。
10、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是()
A.“行”是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