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画心理分析在初中生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pdf

浅谈绘画心理分析在初中生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绘画心理分析在初中生心理治疗中

的应用

摘要:初中生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心理发展水平有限,有很多想

法不能实现,易产生挫败感,身心发展不平衡使得他们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

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心理科学发展迅速,心理学家将绘画分析与心理学联结起

来,形成来一门新的艺术治疗技术—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两者相互承接、有效

整合。通过这门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内心世界中看不到、摸不着的主观世界

以生动丰富的绘画形式外化成清晰可见的图像,帮助人们释放情绪、改善心理、

认识自己、促进沟通、改善人际关系等。绘画心理分析作为一门心理投射技术,

还可以降低初中生的防御和抵触心理,传递更多非语言信息和鼓励他们更真实地

表达自己,便于分析、干预与治疗。

关键词:心理绘画分析、初中生、心理咨询与治疗

正文

1.

绘画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起源与发展

心理治疗方法大多数都是以谈话开始的,虽有疗效但也有局限,随着心理学

的蓬勃发展,表达行艺术治疗逐渐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末,人们开始关注儿童

在绘画中所表达的内心思想和精神情感,相对于语言表达,孩子们似乎更喜欢用

绘画的形式表达他们,绘画开始成为新的心理分析形式。弗洛伊斯·古德纳芙

(FlorenceGoodenough,1926)提出绘画可以作为智力测量手段,称为“画人测

验”(Draw—A—Man,DAM),哈里斯(Harris,1963)进一步发展来古德纳芙的

研究并提出“绘画是认知成熟的指标”,修订和完善其评分标准。20世纪40年

代,巴克(Buck)提出房树人(House—Tree—Person,HTP)绘画投射测验,他认

为这可以诱发儿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联想。凯伦·麦克伏(Karen

Machover,1949)在《人物画与人格特质方面》这本书中提出人物画和人格特质

及心理病理学方面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罗伯特·伯恩斯和哈弗德·卡夫曼

(BurnsKaufman)在绘画测验中引入动力因素,他认为通过动态的画面,可以

得到来访者更多互动的信息。

1.

绘画分析和心理分析的理论基础和优势

师建国(2009)在《实用临床精神病学》中指出绘画分析的的理论基础是心

理投射理论和人类大脑半球分工功能理论。

绘画分析是一种灵活、便捷的技术,可用于个体和团体的心理分析与干预,

特别对于不善于表达、有抵御情绪的来访者,可降低内心恐惧和焦虑,引起测试

兴趣。哈默(Hammer,1958)在其著作《投射绘画的临床应用》一书中认为绘画

分析进行时间短,可以迅速对来访者进行检测和再检测,方便了解来访者治疗进

展,也更易于让来访者本身察觉其隐藏的心理冲突。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使得个体的身

心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生由于生理发育快速,而心理发展速度则相

对缓慢,以至于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就处于非平衡状态,从而容易引发心理发展上

的问题,这个时候的初中生既反抗由依赖、既封闭又开放、既勇敢又懦弱、既高

傲又自卑,是一个敏感复杂个体。因此,在学校里的心理治疗中,仅仅靠简单的

谈话技术并不一定可以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绘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的

防御心理,拉近学校心理工作者和绘画者的距离,提高心理治疗趣味性和心理干

预的时效性,也可以及时向学校、家长反馈真实信息。

1.

绘画心理分析在初中生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绘画心理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绘画者潜在的内心冲突,可以让学

校心理工作者快速地、有效地对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治疗;同时绘画在一定程度

上也可以宣泄绘画者的不良情绪,可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沟通,提升自我概念,

达到自我康复或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

1.

情绪情感方面

青少年情绪情感会出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强烈、狂暴和温和、

细腻共存、可变与固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型共存,还伴随着烦恼增多、易产生

孤独感、压抑内心需求和反抗心理。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有着有

极强的防御和对外界冷漠的心理,传统谈话方式的问诊已经无法有效地给他们提

供心理帮助,这个时候绘画内容传递的信息就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

可以对他们提供有效咨询和帮助,帮助他们完善自我、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实现

自我成长。如有愤怒情绪的绘画者的画面中更容易出现夸张狰狞的人物表情、直

立飞扬的头发和牙齿或其他尖利形状的物体等;有烦躁、焦虑情绪的绘画者的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