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年2月上海杨浦区初三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13分)
1.,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夜来城外一尺雪,。(白居易《卖炭翁》)
3.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春夏之际,漫步林间,看到野花竞放,树木葱郁,不由得想起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大自然的美使人陶醉。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题。(22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
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
云:何陋之有?
(丙)何陋轩记
①昔孔子欲居九夷①,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②,人皆以予自上
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不得以为陋也。
②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就石穴而居之。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予尝圃于丛
棘,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④之以卉药;琴编图
史⑤,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⑥焉,而予亦忘
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⑦“孔子之言。
(选自王守仁⑧《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九夷:泛称少数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②龙场:在今贵州省修文县。③上国:指京城。④莳:
栽种。⑤琴编图史:意为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⑥通都:指四通八达的都市。⑦信:通“伸”,伸张。⑧
王守仁: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5.甲诗乙文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人名)。(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谈笑有鸿儒()(2)人皆以予自上国往()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1
A.于是人们来到我的轩中,好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景象,而我也忘了自己是住在边远山区。
B.于是到我轩中的人们,好像是在四通八达的都市中观赏,而我也忘了自己是住在边远山区。
C.于是人们来到我的轩中,好像是在四通八达的都市中观赏,而我们都忘了是住在边远山区。
D.于是到我轩中的人们,好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景象,而我们都忘了是住在边远山区。
9.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丙文中作者为居所取名“何陋”,除“以信孔子之言”
这一原因外,还有以下具体原因:(1);(2);(3)。(用自己
的话回答)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两位作者都处于的人生境遇,但都抱有的人生态度。(10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5分)
玉石之路
孔德懿
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就其起源来说,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形成
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也是中华玉文化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文化独具魅力。“石之美者为玉”,是华夏先民对玉石的最基础认知。在石器时
代,先民发现了玉石这种特殊的材质。玉石的颜色比普通石头漂亮,色泽温润,硬度高于一般石材,具有
韧性,不易断裂。特别是大部分玉石具有与天类似的颜色,如青玉、白玉等。因此,玉石在先民的想象中
一开始就和天有联系,在原始宗教信仰中占据了显著位置。据《淮南子》记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
天”。“五色石”就是玉石。先民认为,玉石具有修补苍天的神奇功能。
③玉与石逐渐分化后,华夏先民开始将天然玉石加工为生产工具和装饰物,以满足日常生活、原始审美的
需要。自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玉器在华夏大地上大量涌现。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之为“玉器时代”,
作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pdf
- 广州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测试(包含答案解析).pdf
- 2024年中小学音乐教师招聘考试音乐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pdf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五课《故乡》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pdf
- 广东深圳2024中考时间及科目 .pdf
-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pdf
- 湖北师范大学考研难度考研分数线考研报录比分析 .pdf
-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测试题 .pdf
- 2024(突破训练)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十校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pdf
- 2023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