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2023.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保护公众健康,针对我国夏季高温热浪引发的健康问题,提出人群健康

风险干预措施和建议,指导公众进行科学防护,预防和降低高温热浪对人

群的健康危害,特制定《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夏季

高温热浪发生时的公众健康防护,公众宜学习高温热浪与健康相关的基础

知识,了解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基本理念,采取高温热浪健康防护措施。

一、基础知识

1.高温热浪

《高温热浪等级》(GB/T29457—2012)将高温热浪定义为气温高、湿度大且持

续时间较长,使人体感觉不舒适,并可能威胁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能源消

耗、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天气过程。

2.高温热浪健康影响

高温热浪可直接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

疾病。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三种不同临床表现,具体如下:(1)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

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2)热衰竭。

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

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可伴有眩晕、晕厥。体温常升高但不

超过40℃,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3)热射病。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

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

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体温高达40℃及以

上。高温热浪可加剧循环、呼吸、泌尿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引起心脏病

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引发严重肺部疾病;造成肾功能急性下降,严

重时导致肾衰竭;还可引起精神与行为障碍,引发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等系列

精神疾患,进而导致事故伤亡事件增加。高温热浪期间过多暴露于高强度紫外线

辐射,还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3.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

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第二

类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

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

人、快递员等人员。

4.高温热浪预警信息

(1)高温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规定高温预警信号分三

级(详见表1)。

(2)热健康风险预报预警干预信息。包括健康风险监测、健康风险警示、健康

风险预警信息(详见表2)。

二、基本理念

1.科学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温热浪的健康危害。

2.及时发布高温预警和热健康风险预报预警干预信息,指导公众做好科学防护,

可有效减少健康损失。

3.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人群在高温热浪下需

加强自身防护。户外作业人员的高温热浪健康防护需重点关注。

三、一般人群防护措施建议

1.保持室内环境凉爽(1)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较高时,可以使用

降温设备降低环境温度;夜间和清晨时段可通过开窗通风降低温度。室内湿度不

适宜时,可以使用除湿或加湿设备调节室内湿度。(2)减少太阳直射。关闭朝

阳的窗户或使用遮阳帘、窗帘等遮挡阳光直射。(3)减少室内电器设备的使用。

关掉不必要的灯和易产热的电器设备;防范因用电量过高,导致电线过载而引发

的火灾。

2.减少室外高温暴露(1)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室外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若需

外出活动,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2)注意防晒。外出穿轻便、宽松、浅色

的衣服,并使用防晒用品。(3)在阴凉处活动。尽量避免高温环境与太阳直射,

宜在阴凉处活动。(4)减少体力消耗。高温天气如需外出,应减少剧烈活动并

注意及时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消耗。

3.关注身体健康(1)准备防暑降温药品。将防暑降温药品妥善储存,身体不适

时服用(以药品说明为准);若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应咨

询医生。(2)注意调节饮食。及时饮水,准备防暑降温饮品,适量冷饮,避免

饮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少食多餐,饮食要清淡易消化。(3)

关注体温变化。及时测量体温,体温异常时可使用冷水、冰块、冰袋、冰毛巾等

降温用品,对皮肤、衣服或颈后进行物理降温,条件允许时沐浴、冲凉。(4)

关注不适症状。外出随身携带解暑药品,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

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略高

于正常等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尽快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并测量体温,

补充水分;若出现肌肉痉挛,应立即在阴凉处休息,并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

品;若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

文档评论(0)

147****64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博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