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
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
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
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
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个方面,这就
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
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
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
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
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
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
“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
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
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
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
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
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
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1/12
孔子践履“孝”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
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
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
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
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
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
“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
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
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
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
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
“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天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
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
上天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天真正的
“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
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
“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天。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
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
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
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
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
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
熟记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pdf
-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pdf
- 2023年幼儿园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总结 .pdf
- 2023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计划 .pdf
- 2024~2023中级软考考试题库及答案第139期 .pdf
- XX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商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 1058) .pdf
- 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预测卷(一)地理试题.pdf
- 2023年麻风考试题库及答案 .pdf
- 2024年-2023年护师类之儿科护理主管护师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pdf
- 10道公务员面试(国考)省级及以下机构河北省税收征管类岗位面试问题考察精品.pdf
最近下载
- (完整ppt)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ppt
-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表格-符合TSG 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docx
-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培训.pptx
- 延 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党课讲稿.docx VIP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3 Linked Lists.ppt
- 2024年重庆市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 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301-632题).docx
- 春节新年传统习俗PPT模板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B 7000.225-2008 灯具 第2-25部分:特殊要求 医院和康复大楼诊所用灯具.pdf VIP
- 常见消防安全隐患图解(2.0版)_上海闵行消防.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