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简谈大概念教学下生物学课程中基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
摘要:在生物学课程中,大概念包含着对生物学原理、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是生物学科知识的主干部分。理解掌握及熟练应用以具体文字语句来进行表述的众多基础概念,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迁移和生命观念的发展。
关键词:基础概念,体系化,积累,情境,应用
生物学课程的内容是围绕大概念和基础概念以精确文字语句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些文字叙述中包含着大量重要的名词、理论和实际事例等内容。基础概念是学习内容中基本的知识,是整个学习体系的根本组成,扎实牢固的基础概念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生物学科知识体系中基本组成单元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基础元素的外在表现形式可能不同,但内在本质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没有稳固的基础单元之间的构架,知识体系就会是漏洞百出的,只懂表面皮毛,不懂内在原理,无法熟练地运用生物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对基础概念的烂熟于心,就不能理解新情境下旧问题频发的缘由,不能往更高的层次进阶。所以,怎么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关注蕴藏基础概念的文字表述、文本信息,理解掌握并加以归纳概括,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但基础概念的学习掌握经常性的被学生忽视遗忘。
在具体的生物课程教与学的活动中,我们常采取许多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归纳题型、情景学习、学法介绍,技巧详解等等一系列的应对方式,可是最终的效果差强人意。经过一番深入地调研和分析,发现学生在新课程、新知识的讲授之前,认真阅读文本信息并加以圈点这项预习工作没有做到实处,更让人失望的是在大面积的学生集体中没有预习活动的进行。而且在一堂课程结束后,也没有进行巩固阅读来促进对生物概念的建立及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的经验是在原有的经验体系上生成的。如果学生没有对基础概念的熟练认知,就不能引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也就无法顺利有效地构建合适的学习和问题情境。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会由于基础概念的缺失和模糊无法进行顺利的问题思考和探究,无法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规定,每个模块有若干主题,每个主题由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具体内容标准规定了本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学习目标。高中的学习是系统的,每个模块、每个章节都有自身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就是学科的基本构架,基础概念就是这个架构中的骨架结构,起着支撑连接的作用,是知识拓展和应用的基础。基础概念的体系化是做到知识的拓展和体系化的起点,能够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生物学概念的认知效果。基础概念网络架构的关键在于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拓展,当学生基于某一个知识点能联想的越多,说明知识的灵活度越高,对于某一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就能做到对其进行有效的拓展。那么掌握丰富清晰、扎实有效的基础概念,才能构建合理牢固、长期适用的知识框架,从而形成自身的具有特色的生物学科素养。
加强基础概念的积累巩固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建立基础概念积累本,将平时所学的基础概念及时的记录,及时多次的检查和更新,看重知识积累的质量,必要时进行有效的长期的检测,分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只收集不深化是基础概念的积累巩固的大忌。知识的更新延展的速度永远比收藏整理快得多,一生都做不到收集完全。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一座世界上最宏大的仅用于收集的图书馆中的知识,比不上牢记掌握一个书架上的知识。此外,一般的记录法最大的缺点是没有脉络,读起来和读书一样,读了后面可能又忘了前面,所以用思维导图画出概念之间的脉络很重要。当然列提纲也可以很快看到整理知识的大局和线索,以及知识点之间的明显关系,快速从一个知识点推导到它的上沿知识点和下展知识点。最后,还要做到总结基础概念的应用方向,避免思维定式和功能固着,正确处理好记忆积累和迁移应用的关系。只有记忆积累,没有应用和迁移,学习到的知识将毫无价值。只有知识的原始积累,应用不规范,迁移不顺畅,那么知识的学习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合理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利于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探究。如果将每一道题看做具体的情境,那么在情境中必然涉及到相应的概念。学生在分析情境的时候,做到基础概念结合问题情境,最终提炼出其中的科目语言,做到使用课本中的原文原句回答相应问题,使用自己语言的同时又避免词不达意的尴尬局面。但是,如果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仅仅是针对情境的分析,那么最终就不能形成基础概念的有效应用,一旦情境发生变化,学生就陷入了新的迷茫窘境。同时,在设计问题情境的时候,还要注意到包含多样的小型问题,浅、中、难不同难度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将形成的一条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联立成网,浅层次的记忆性的问题情境可供学生单纯的机械模仿,较深层次的问题情境可用来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高层次的问题情境可用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问题情境的设计安排从易到难形成梯度,遵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