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并列为四大经典。其理论来源于《黄

帝内经》,丰富充实于《伤寒论》,又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与发展,最终成熟于明清时期,

成为经典。其源自于经典,本身亦是经典学科,从其临床发展过程中,足以看出其价值所

在。温病,指感受温邪,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

感热病的总称。根据温病的定义,凡是临床上以热为特征的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

不仅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临床内科中常见疾患,如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老年

科的多种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的范畴,亦可以采用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理论

来指导临床辨治。温病与伤寒的关系《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

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前者伤寒为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

病,而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即《伤寒论》中太阳伤寒证。从“伤寒有五”的论述来看,

古人将外感分为五大类,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即温病是外感的一种。古代因医疗条

件的限制,消毒灭菌观念不强、生活条件差、劳动易造成外伤、寒温失宜、饮食不节等原

因,容易造成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故临床上热病、温病更常见。如“伤寒有五”的划

分中,湿温、热病、温病都具有“温”、“热”的特征,因此对外感疾患“伤寒有五”的分

类中,三种都属于温病范畴,就充分说明了古人认识到了温病发病率之高。故从“伤寒有

五”的分类可看出,古人认为外感病中,更常见的是温病范畴的外感疾病。《内经》

中,古人对温病已有论述,可惜未能成系统。《伤寒论》中以六经辨证体系确立了外感治疗

体系,主要包含了“伤寒有五”中的中风和伤寒。但在《伤寒论》太阳篇中亦有关温病、

风温的论述,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

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其中,仲景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温病、风温不可用治疗伤寒的

方法来治疗。《伤寒论》的阳明病,按八纲来看为里实热证,如清里热的白虎汤、攻

下腑实的承气汤等,在温病学中亦广泛应用。在某种角度来看,阳明病与温病在一定程度

上是重叠的。但并不能认为温病等同于伤寒的阳明病。从卫气营血辨证角度来看,温

病中邪气初袭人体的卫分表证,病位在表,而温邪入里后,又有在气、在营、在血不同的

浅深病位,同时还包含着邪热、湿邪、津气、阴阳的盛衰变化等,而《伤寒论》中阳明病

只是病位在里的实热证。因此温病包含阳明病,而不同于阳明病。所以温病的概念大于阳

明病,阳明病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温病学发展源于临床实践受《难经》“伤寒

有五”的影响,且加之《伤寒论》中确立了六经辨治体系,用以指导外感热病的治疗,同

时鉴于《伤寒论》与仲景的地位,后世医家多遵循《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诊治外感热病,

把《伤寒论》的理法方药作为诊治一切外感热病的依据,所以古人多用诊治“伤寒”的思

路来诊治温病。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家意识到在临床上采用《伤寒论》

辨治体系治疗温病的缺陷与不足。很多医家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与以往不同的

见解,对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等也多有新论,温病治疗开始突破了“法不离伤寒、方

必遵仲景”的局面。如宋代医家朱肱在《类证活人书》中,针对温病的治疗,虽然曰仍遵

循仲景法,但已经提出古方化裁,要因人、因地、因时加减,而不是盲目遵循仲景法,其

实已经提出了要重视温热邪气,虽然仍以仲景方为底方,但加入了清解里热的药物,其实

已经成为表里双解的法,即以仲景方化裁治疗温病。而宋代医家王履则进一步指出“温

病不得混称伤寒”,他指出温病的病机是“火郁自内而达于外”,故治疗上应清里为主,兼

以解表,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