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元旦.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元旦

(春节)亦称元日、元正、正旦、朔旦、朔日等。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日。

因其日为岁之元(第一天)、时(季)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相传自

尧、舜时,已为节日。古时,岁首时间不同,夏朝岁首与今相同,商朝在农历

十二月,周朝改在农历十一月,秦及汉初在农历十月。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

初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此后沿用二千多年,元旦乃成为汉族人民一年中最

重大的节日。这一天标志着新的一年及春季的开始。自称秦起,朝廷于此日有

朝贺之礼,群臣朝见皇帝,称觞祝寿,称为“贺正”,皇帝受贺,则有赐宴作乐

等仪节。此外,民间普遍有祭祖先、饮椒柏酒、屠苏酒、食五辛盘、爆竹于

庭、钉桃符、贴画鸡、放鸠、浴五木汤、挂钟馗、食胶牙饧、贴春联、为亲友

尊长拜年等庆贺娱乐活动。辛亥革命后,正月初改称春节,公历1月1日称新

年。

解放初,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然农历的正月初一,由于其悠久的历史

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在春节里,人们探望亲友,休

息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除汉族外,古代及近代,也有部分少数民族以农历元旦为年节,用自己的

习俗庆贺节日。《渊鉴类函.岁时部.元正》引《汉杂事》:

“正旦朝贺,三公奉璧上殿,向御座北面,太常使赞曰:

皇帝为‘君兴’,三公伏,皇帝坐,乃前进璧。”又汉崔寔《四民月令》:

“正月之朔,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弥。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

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

寿,欣坎如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帖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

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

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

子。凡饮酒次第,从小起。”宋吴自牧《梦梁录.正月》:

1/6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一岁节序,此地之首士夫皆交相

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袜、缎匹、

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

宴,笑语喧哗。此伉城风俗,畴昔侈靡之习,至今不改也。”清叶调元《汉口竹

枝词.时令》:

“新年春酒竞相邀,轿子何嫌索价高。提盒天天来送礼,汤圆春饼与年

糕。”

元旦民俗

桃符:

亦名“桃板”。古代神话传说谓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二神,名神

荼、郁垒、能食百鬼。故农历元旦,民间习以桃木板画二神于其上,悬于门

户,以驱鬼辟邪。此俗起于汉代,至五代以后,渐代之以用纸书写的春联及刻

印门神像。

汉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

“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

记》:

“正月一日帖画鸡或听镂五彩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宋王安石《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

符。”宋陈元靓《皇朝岁时杂记》卷五:

“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或书

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元方回《乙未岁除》诗:

“诸公富贵新桃版,我是春前旧土牛。”版,同板。

小挂千:

2/6

旧时北京等地过春节时,店铺门前所粘刻有吉祥语的小红纸或小黄纸。清

富察敦崇《燕亦岁时记.挂千》:

“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

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其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

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曰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

闹嚷嚷:

明代元旦日,男女老幼所戴之饰物。以纸做成,缠于铜丝之上。为古代“人

胜”、宋代“闹蛾”之遗。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一》:

“岁时元旦拜年戴闹嚷嚷。”原注:

“以乌金纸为飞蛾、蝴蝶、螞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

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插满头者。”清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