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链霉菌(Streptomyces),隶属链霉菌目(Streptomycetales),链霉菌亚目(Streptomycineae),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为土壤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湖泊、海洋和海洋等环境中。链霉菌属是放线菌门中最大的一个属,截止至2023年2月,链霉菌科在原核生物标准命名名录(ListofProkaryoticnameswithStandinginNomenclature,LPSN)中收录的有效发表并正确命名的物种数为732个[3]。
▼一、概述
链霉菌自1916年由Waksman和Henrici从土壤中发现后,于1943年提出建立链霉菌科[1]。随着分子生物学工具的发展,Stackebrandt等[2]在1997年通过16SrRNA相似性及DNA-DNA杂交的结果构建了链霉菌的系统发育树,这标志着链霉菌分子分类时期的开始,并建议将链霉菌科提升为放线菌纲中的一个亚目,命名为链霉菌亚目。2012年发布的《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ManualofSystematicBacteriology)中K?mpfer等将链霉菌亚目正式划分为链霉菌目[3]。
链霉菌具有特征性的形态特点,其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可产生各种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有发育良好的分枝菌丝,菌丝纤细,横隔稀疏,分化为营养菌丝(又称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成熟后发育为孢子丝,孢子丝可呈直立、螺旋状、轮生等多种形态,可裂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播撒(图1)。
▲图1链霉菌形态结构的模式
1940–1970年之间的近30年被称为“抗生素发现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研究人员从土壤链霉菌中发现了大量沿用至今的抗生素,如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土霉素等[4]。有趣的是,大约三分之二的天然抗生素是由放线菌产生,其中约75%的抗生素由链霉菌属产生,链霉菌为人类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链霉菌目前主要运用于抗生素、抗肿瘤制剂和免疫抑制剂的生产研究中[5],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放线菌之一,是研究人员长期关注的重要功能类群。
▼二、灰色链霉菌的培养特点
链霉菌属的主要代表是能产生链霉素的灰色链霉菌,其在标本中呈现革兰氏阳性的细长,不规则分枝的丝状体(图2)。
▲图2链霉菌在标本中的形态
灰色链霉菌生长缓慢,在血平板?37℃可缓慢生长。培养初期菌落干燥不透明,表面粗糙,边缘不整齐,菌落陷入琼脂内,不易挑起,形成“噬琼脂”现象。随着时间的延长,菌落变大,中心凸起,逐渐形成菊花状或放射状,并产生色素和溶血环,有剧烈的土腥味。
灰色链霉菌菌落不易散开,革兰染色可见革兰阳性杆菌,有细长的不规则分枝状菌丝。该菌抗酸染色和弱抗酸染色结果为阴性(图3)。
▲图3灰色链霉菌培养特性
注:A:血平板,37℃,3d,菌落呈黄色、菊花状、放射状,轻微“噬琼脂”;B:血平板,37℃,5d,菌落产生色素C:血平板,37℃,7d,菌落开始出现透明溶血;D:血平板,37℃,7d,可见明显透明溶血环;E:血平板,37℃,5天,菌落为黄色;F:菌落革兰染色(100×);G:弱抗酸染色(100×);H:抗酸染色(100×)。
▼三、链霉菌与诺卡菌的鉴别
相较与链霉菌属,诺卡菌的生长同样缓慢,在血平板室温或37℃可缓慢生长,45℃时亦可生长。菌落大小不等,致密干燥,凸起,表面有皱褶,颗粒状,不溶血,而链霉菌明显溶血。菌落陷入琼脂内,呈现“噬琼脂”现象。不同种类可产生不同色素,,但大部分主要以白色菌落为主,如北京诺卡菌菌落呈白色(图4A),皮疽诺卡菌菌落为黄色,需与链霉菌相鉴别(图4B、C)。诺卡菌镜下为革兰阳性杆菌,有细长的分枝菌丝,亦或同时有杆状或球状存在,丝状体呈粗细不等的串珠状。菌体着色不均,有颗粒感,弱抗酸染色阳性(链霉菌弱抗酸染色阴性),抗酸染色阴性(图4D-F)。链霉菌还需与冢村菌属、红球菌属、戈登菌属和嗜皮菌属作鉴别(表1)。
▲图4诺卡菌培养特性
注:A:北京诺卡菌,37℃,7天,白色菌落;B:皮疽诺卡菌,37℃,7天,黄色菌落;C:灰色链霉菌,黄色菌落;D:革兰染色阳性,染色不均一性明显,呈颗粒状(100×);E:抗酸染色阴性,菌体可见颗粒(100×);F:弱抗酸染色,阳性(100×)。
表1链霉菌属与其他菌属鉴别要点
注:+,90%以上菌株阳性;-,90%以上菌株阴性;V,11%-18%菌株阳性;ND,无资料
▼四、链霉菌与其它菌属的鉴别
Lechevalier在1976年提出以化学分类研究与形态特征相结合用于区分链霉菌属,可作为链霉菌定属的标准[6]。根据酪氨酸、黄嘌呤、次黄嘌呤、脲酶、乳糖、木糖、硝酸盐等生化反应特点,可大致对链霉菌属进行区分(表2)。
表2?链霉菌属内鉴别要点[7]
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