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多室模型.docx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室模型

药物动力学中采用隔室模型(或称房室模型)来模拟机体系统,根据药物的体内过程和分布速度的差异将机体划分为若干“隔室”(或称房室)。最简单的是一室模型(或称单室模型),单室模型把整个机体看作一个隔室,其前提条件是假设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迅速完成向体内各组织、器官与体液的分布过程,使药物在血浆与这些组织器官、体液之间立即达到分布上的动态平衡。由于机体是由不同的组织器官组成,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亲和力也不同,因而有不同的平衡速度,并且平衡的快慢与组织器官的血流速度有关。人体各组织的血流量及血流速度是不同的,药物随血流进入到各组织、器官与体液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绝对符合单室模型的药物是不存在的,但为了简化数学处理,可以把机体中药物分布速度相差不大的组织或体液合并成一个隔室。对某些药物而言,在血浆与体内各可分布部位间的转运交换都较快,从药物吸收入血到获得分布上的动态平衡,只需较短时间,这段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这类药物可近似地认为符合单室模型特征,可用单室模型的动力学分析方法进行处理。但是,大多数药物进入全身循环后,完全分布到各可分布的体内空间,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分布速度的快慢也不一致。药物动力学上根据分布平衡速度的不同可将机体分为二室、三室或多室模型,来描述其动力学特征。

二室模型(或称两室模型),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能很快进入心、肝、脾、肺、肾等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称为中央室或中室);而血流贫乏、不易进行物质交换的组织或器官,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等(称为周边室或外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分布。有些组织或器官的划分,要视药物的特性而定。例如脑组织内血流很丰富,但对于许多物质,由于存在血脑屏障,可阻碍它们进入脑中。这样一来,一些脂溶性药物由于较易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中,此时脑组织可属于中室;反之,对于极性药物,脑组织则属于外室。因此,隔室是按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速度等因素进行划分的,不具生理解剖学的意义。

如果上述周边室中又有一部分组织、器官或细胞内药物的分布特别慢,还可以从周边室划分出第三隔室。分布稍快的称为浅外室,分布慢的称为深外室,由此形成三室模型,依此类推。

从理论上讲,药物动力学可以处理任意多室模型,但隔室越多,实验和数据处理就越复杂。因此,从实用的角度考虑,药物的体内隔室数不宜多于三个。本章重点讨论两室模型。

第一节

两室模型静脉注射

一、血药浓度经时变化

两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后,首先进入中央室,然后逐渐向周边室转运,在中央室与周边室之间药物进行着可逆性转运,药物从中央室按一级速度过程消除,其体内过程示意图见图9-1。

图9-1两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示意图

1.中央室;2.周边室

若药物在体内分布符合两室模型,常假定药物消除仅发生在中央室,并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过程。这一假定在多数情况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通常认为药物消除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肾脏、肝脏或肺脏等,其血流供应都很丰富,理应包括在中央室之中。同时,也假设药物在室间的转运速度亦符合一级速度过程。因此,中央室与周边室药量的变化速度,可由下列微分方程组表示:

式中,?X?C?为中央室药量;?X?P?为周边室药量;?k?10?为中央室的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k?12?与?k?21?为室间表观一级转运速度常数。

解上述微分方程组(初始条件:?t?=0,?X?C?=?X?0?及?X?P?=0),得到中央室药量公式为:

上式可转化为血药浓度表达式,中央室药量与血药浓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式中,?V?C?为中央室的表观分布容积。

将以上关系代入式9-3,可得到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

式中

在解两室模型微分方程组过程中,引入了?α?与?β?两个待定系数(详见附录二)。?α?和?β?可分别由下式表示:

在式9-5中,?α?、?β?、?A?、?B?常称之为混杂参数(hybridparameter),它们反映了两个指数项(分布相与消除相)的特征。?α?称为“快处置速度常数”,习惯上称为“分布速度常数”,因其主要由分布过程来决定。?β?称为“慢处置速度常数”,也称“消除速度常数”,其由消除过程所决定。一般?α??β?,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则由慢处置速度常数(?β?)来决定。?A?与?B?则分别为“分布相”与“消除相”两个指数项的系数。混杂参数由模型参数(?k?12?、?k?21?、?k?10?等)所构成。除上述混杂参数计算公式外,?α?、?β?与模型参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求算

由式9-5可看出,两室模型静脉注射血药浓度公式为双指数函数,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如图9-2所示。一般要使用“残数法”来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药物静注给药后,由测定的血药浓度数据先拟合出混杂参数,然后再进一步计算药物动力学隔室模型参数。

图9-2两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图9-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