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习课中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 .pdf

初中化学复习课中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 .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初中化学复习课中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

摘要: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教

学是提高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尝试从强化实验教学、联系社

会生活、利用一题多变三方面对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作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创设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

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

向,从而能够激发学习动机。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引

发出各种问题,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善思考、

会学习,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而提高复习效果。那么,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结合教学实际,本文现作简单探讨。

一、强化实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最能体现化学学科

自身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魅力。以实验创设问题是最常见、最有效

的办法。在复习课中,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注意做到实

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可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情境之中。

这样不但可优化复习过程,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

好地“温故知新”,真正提高复习效果。

例如,复习有关“氧气”的内容时,可借助于下图多功能装置

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在哪里见过类似的装置。

已有相当生活经历的九年级学生会联想到医院抢救病人时的输氧

瓶等。

然后,教师可问是a端或是b端连接氧气瓶,如何验证。此时,

可请两位学生分别从a、b两端向瓶中吹气来代表氧气的气流,让

大家观察判断。

通过实验,学生很自然会得出正确结论:a端连接氧气瓶,如b

端连接氧气瓶则水会被挤从另一个管出来,会造成病人大量吸水,

带来危险。另外,氧气进入水有湿润作用,而且会产生气泡,这对

医生根据气泡出来速度判断氧气输出速率从而调控输气开关有帮

助。

接着,教师可逐一提出下列问题:①如果将此装置装满水,用

排水法来收集一瓶氧气,如何操作?②如果用此装置来测量反应过

程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如何操作?③如果将水倒掉,用此装置来收

集氧气或者二氧化碳,如何操作?④如果用此装置来收集氢气或甲

烷,如何操作?⑤如果将此装置倒放来收集氧气或二氧化碳,收集

氢气或甲烷,又该如何操作呢?⑥如果在瓶中加入浓硫酸用来干燥

某种气体,被干燥的气体该如何进出呢?学生见教师利用装置象变

戏法不断提出问题,学习积极性肯定会越来越高。经过讨论,不难

得出结论,上述问题可归纳为三种来解决:一种是不需要排出瓶内

液体的,从a管入;第二种是需要把瓶内液体排出的,从b管入;

第三种是需要把空气排出的,要根据收集的气体和空气密度,先确

定空气出口,再确定气体入口。

正如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所倡导的“化学实验是全面

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很明显,以实验为载体

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复习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思维,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当然,复习阶段的实验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要有新

视角、新思路,避免学生在复习中出现“知识疲劳”。②实验要有

综合性,能激发学生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③实

验要与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联系社会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化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化学教学中的复习课也同样必须

社会生活化。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课中注意挖掘社会生活素材,或

讲述生活故事,或提出社会热点问题,将化学知识渗透其中,让学

生学到活生生的化学。

例如,复习有关“空气的组成”的内容时,可通过讲述社会突

发事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欲

望,进而巩固知识点。如,可讲述这样一段新闻:1982年6月18

日晚,重庆市下了一场酸雨,市郊2万亩水稻叶片突然枯萎,好像

火烤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学生自然非常想知其原因,求知欲

望油然而生。教师在此情此景下便可提出有关问题:①假如你是当

地市民,试述当时酸雨的形成过程,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②假

如你是农业专家,请找出酸雨导致水稻死亡的原因。③熟石灰的浊

液、澄清石灰水、浓naoh溶液都能吸收废气中的so2,假如你是

消防官兵,从净化效果、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你认为选用哪几种

试剂比较合理?④假如你是重庆市市长,你会如何去改善当地的空

气质量?如何去防止酸雨的形成?这些问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