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细菌型痢疾病.ppt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型痢疾病

一、临床方案(一)一般项目

姓名:李某某

性别:男

年龄:30岁

入院时间:1972年10月10日

一、临床方案

主诉:发热,腹痛,泄泻2天。

病史:患者平素健康,因饮食不慎染上痢疾,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日下红痢20多次。

一、临床方案(三)中医望闻切诊

检查:精神困倦,口干。舌苔黄腻,脉滑数,大便培养为宋氏痢疾杆菌。

一、临床方案(五)入院检查

中医诊断:痢疾(细菌性痢疾)。

治疗:清热解毒,祛湿消积

二、诊疗方案(一)针灸治疗

选穴处方:地机、关元、曲池。

操作:毫针刺法,悬灸。

先针足三里,顺次针合谷、天枢、关元,采用较强的多捻针刺激的泻法,留针15~30分钟,可隔10~15分钟针1次以加强刺激,增加疗效。留针期间如果大便急,可多捻两侧足三里穴便可缓解,不必起针。每天针治2次,待症状缓解后,可每天针治1次,用平补平泻中度捻转的手法。患者无发热或发热不太高,可在留针时或出针后悬灸腹部穴位,以加速疗效。

初诊主穴加曲池,用泻法,留针20分钟,针后腹痛减轻。日针2次,第2天发热退,腹痛轻,里急后重减轻,下痢次数减少。

再如上法针刺2次。第3天症状继续改善,改针合谷、地机、天枢、关元,用平补平泻法。第四天大便已成软条状,无血液,改悬灸天枢、气海、足三里。第5天再悬灸上穴1次,痊愈。

二、分析

按语:痢疾,祖国医学又称肠癖、大癖泻和滞下等,为时行病毒和下焦湿热所致的下痢病。《素问·太阴阳明篇》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癖”。《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喻昌《医门法律·痢疾门·痢疾论》对痢疾论治十分详细,并创“逆流挽舟”之法。李中梓提出:“至治法,须求何邪所伤,何脏受病……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叶天士认为“治痢大法,不过通塞二义”,可谓要言不烦。清代孔毓礼的《痢疾论》、吴道源的《痢疾汇参》等更可谓集痢疾辨证施治之大成。

作者根据晋代《针灸甲乙经》早有用针灸治痢的记载,近代文献积累的众多经验,认为临床上针灸治痢疗效能较好较快地控制菌痢患者的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其治疗效果在临床上不亚于目前所用的中、西治痢药物。至于疗效,与经络穴位的选择和手法运用得当有很大关系。按菌痢是属于肠胃脏腑病邪蕴热之病变,而采取的部位当然是要取所属经穴及对症有关经络的穴位为主。而手法运用得当,则热退,止痛得到迅速缓解,其他症状亦随之而改善。在临床上又看到“邪盛正虚”的患者,常表现为身热不扬,胸闷,神疲,痢下多白粘冻,口不渴,舌苔腻,脉细数等,是湿重于热的,奏效不如前者快。若患者大便已成条状无粘液时,最好再给患者灸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地机等穴2~3天以巩固疗效。

(摘自《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