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载哲学的理趣与架构.docx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张载哲学的理趣与架构

李煌明

由于概念的流动性和理解的差异性,学界对张载哲学的诠释与评价至今充满争议。这些争议既涉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问题,也有诠释方法的问题。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与诠释,一如庖丁解牛,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张载哲学,其结构之理一不外意-象-言,其结构之分殊则为太虚-太和-万物。一物两体是其理论构架,横渠四为是其精神旨趣,二者共同勾画出了其独特的精神面貌。以《易》为宗、仁体礼用、内圣外王,彰显了其生生之德的大人境界。张载以其哲学结构之恢宏、理论内涵之丰富深刻,而为宋明理学之奠基性人物。

张载是关学的开山,也是理学的奠基人,与濂溪、二程、邵雍一起并称为“北宋五子”。对横渠之学的研究,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恰逢张载千年诞辰之际,本文拟从“意象诠释”出发,力图以张载自有之思维结构,理解和彰显其独有之精蕴、固有之文脉,是谓“立象以尽意”。当然,所谓自有、固有、特有,不过是对张载哲学“本来面目”的一种回溯、接近;所谓“意象诠释”,亦不过是“开新”的一种努力与尝试。

一、意象诠释

冯友兰先生曾说:“凡真正哲学系统,皆如枝叶扶疏之树,其中各部,皆首尾贯彻,打成一片……大哲学家之思想,不但皆为整个的,而且各有其特别精神,特别面目。”(冯友兰,第9页)于大哲学家之思想,当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意”,即核心观念、理论旨趣。“哲学家各有自‘见’,又皆以其‘见’为根本意思。”(同上)此“见”,便是哲学家之自得处,亦是其“特别精神”之所在。二是“象”,即形式结构、理论系统。因为“首尾贯彻,打成一片”,故曰“皆为整个的”。哲学思想不同,其结构脉络也往往不同,故曰“特别面目”。

哲学理论的建构是如此,哲学理论的诠释亦如此。唯其如此,方为“史”与“思”二者的圆融。由此,哲学(史)的诠释不仅需要文献的根据,更需要理论的支持。以现代学科观之,中国哲学的诠释应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观念性,此是立论之所在,是核心与灵魂,可谓“意”与“神”;二是系统性,此是观念在结构上的展开,是具体与贯通,可称“形”与“象”。但是,观念与系统,虽不同亦一贯,是谓圆融,是谓浑沦,此即“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以中国传统观之,“象”者,既是意之现,更是现之意。意之现,意指“象”是“意”这一道体彰显的方式,是其结构的展开,故而称之为“流行”与“方法”;现之意,意指“象”亦是“意”,不过是得以彰显的道体,是“道体”的“象态”。

这种基于传统“意-象”这一理论与思维的诠释,便称其为“意象诠释”。作为一种思维与方法,“意象诠释”之理本就蕴于传统之中,并非笔者新创妄作。笔者不过将其特别拈出,并概括为“意象诠释”,仅此而已。(参见李煌明)在《周易五赞·原象》中,朱子就说:

初画为仪,中画为象;上画卦成,人文斯朗……遭秦弗烬,及宋而明;邵传羲画,程演周经。象陈数列,言尽理得;弥亿万年,永著常式。(《朱子全书》第1册,第163-164页)

就结构观之,象与数,属同一结构层次。“数者,只是气之分限节度处。”(《朱子全书》第16册,第2211页)故而“象陈数列,言尽理得”,实即“理-象-言”的结构,亦即“意-象-言”。因结构之“象”具有常变双重性,所以不能滞泥于言诠、概念。一方面,由于时位的流动性,故概念具有变化性,不可固执,更不可以此推彼。为此,朱子强调说:“文字须活看。此且就此说,彼则就彼说,不可死看。牵此合彼,便处处有碍。”(《朱子全书》第14册,第217页)一方面,由于结构的稳定性,故而概念具有灵动性。在朱子看来,“意-象-言”这一结构,乃是“弥亿万年,永著常式”,甚至卦之三画,也是这一结构。所谓“常式”者,法式也,是易道流行的范式,是可以效法的结构。因其为易道的结构,故而永恒不变,无所不通,是公共的道理,是普遍的法式。一如《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三十五章)“意-象-言”乃易道之象,故亦可谓“大象”,所谓“弥纶天地,贯该古今”者也。

由于“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概念“言”也,结构“象”也,观念“意”也。这便是说,直接以概念之言,来把握本真之意,并不是理解和诠释最恰当的进路,而是应当通过言辞把握结构,以结构理解本意。当然,这并非要否定概念或修辞的重要性,而是说要“循序渐进”——言以著象,象以尽意。故张载说:“欲观《易》,先当玩辞,盖所以说易象也。不先尽《系辞》,则其观于《易》也,或远或近,或太艰难。”(《张载集》,第242页)研究《周易》,当遵循这样的先后次序:玩辞-观象-尽意。玩辞,意在观象;观象,旨在尽意。须明白,所以尽《系辞》,重点不在言辞本身,而在“寻象”而“得象”,因为《系辞》正是“说易象”者,是“明象者”。唯象,方能尽意;非象,明意也难,其知《易》也艰。

“意-象-言”是易道双向流转的结构,既然是“流转”,便蕴含了方向与秩序。一则是“言→象

文档评论(0)

mmhaij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