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MERGEFORMAT
公考(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检测【审计系统】巩固阶段补充卷(附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拉氏公式编制指数时使用()为权重。
A、基期数量指标
B、基期质量指标
C、报告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质量指标
【答案】:A
【解析】:法国统计学家拉斯贝尔于1865年提出:以基期物量为权数的综合价格指数公式∑p1q0/∑p0q0;以基期物价为权数的综合物量指数公式∑p0q1/∑p0q0。这种指数公式被后人称为拉氏公式。拉氏价格指数以基期数量为权数,这说明了人们在维持基期消费结构水平上由于基期到报告期因价格变动而要增加(或减少)的费用,却不能反映报告期实际消费结构在价格变动情况下的结果,其测定值往往偏高估计。
2、作为中国文坛的一大创新,纪实文学近年来成为最热门的写作体裁。但辉煌过后,麻烦也随之而来,指控纪实文学侵害名誉权的官司频频开庭,眼下的一例是某作家的《法撼汾西》与《天网》引出的8位山西老乡当原告,北京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成为京城的一大热点。由此可推知:
A、纪实文学是中国人首创的
B、某作家的两篇纪实文学侵害了8位山西老乡的名誉权
C、纪实文学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
D、某作家是一个纪实文学作家
【答案】:D
【解析】:略
3、现在,许多保健的广告做得很好,但消费者并不知道有没有必要吃这些东西,其实很多保健品在研发时并未做过调查,并不知道哪种营养素是大家普遍缺失的,服用未经这样的调查就开发出的保健品,对消费者来说完全是一种。
A、严格误导
B、科学浪费
C、跟踪欺骗
D、实地伤害
【答案】:B
【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江西《行测》真题,先看第一空,“严格”与“调查”搭配不当,排除A;“实地”的意思是“在事情发生或出现的地方;在现场”,不适用于研发保健品之前所要做的营养素缺乏状况调查,排除D。再看第二空,与“并不知道那种营养素是大家普遍缺乏的”相照应,填入“浪费”更贴切,故本题答案为B。
4、宋代的书法家无法超越唐,这和社会政治背景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唐虽然开科取士.但是旧贵族并没有终结,而唐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往往都是贵族出身,纯艺术的审美方式在晋唐时代流行于贵族世家之间;到了宋代,整个文官阶层兴起,文宫政治将书法作为进阶的手段,包括印刷术在两宋流行,使得血统贵族中流行的书法艺术变成了文官阶层中的帖学。而文官阶层的无法代代相传,也使学习变成了一种时断时续的事情。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宋代书法更多地是对前人书帖的临摹
B、纯艺术的追求使得唐代书法远胜两宋
C、印刷术的流行为书法临摹创造了条件
D、开科取土使得书法沦为官场进阶的手段
【答案】:D
【解析】:由文段可知,开科取士在唐代便有,它与书法沦为官场进阶的手段并无直接关系,真正使得书法沦为官场进阶手段的是文官政治。故D项说法错误,当选。
5、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
【答案】:B
【解析】:猫眼的作用是用较小的孔看到较大的范围,平镜没有这个作用,凸透镜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不能看到正立、缩小的像,只有凹透镜能看到正立、缩小的像。
6、近些年来,西方舆论界流行一种论调,认为来自中国的巨大需求造成了石油、粮食、钢铁等原材料价格暴涨。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能够对上述论点提出最大的质疑?()。
A、由于农业技术特别是杂交水稻的推广,中国已经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B、今年7~9月间。来自中国的需求仍在增长,但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重挫近三分之一。
C、美国的大投资家囤积居奇大量购买石油产品和石油期货。
D、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其国人对粮食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加。
【答案】:B
【解析】:题干中论点是“中国的巨大需求造成了石油等原材料的价格暴涨”,B项有力的反驳了该论点。
7、政策和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人们的主观意志,或者说是人们意志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行政调节方法运用得是否合理和科学,主要取决于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和复杂的经济活动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行政调节方法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局限性
B、政策和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存在不科学性
C、应该用经济和法律等其他调节方法取代行政调节方法
D、政策和制度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制定者的主观因素
【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表达的是宏观经济管理中行政调节方法的运用会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即存在局限性,A项表述与此相符。文段论述的主题是“行政调节方法”,第一句话中的“政策与制度”是作为引子出现的,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排除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事业编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政务服务管理单位】预习阶段质量检测(含答案和解析).docx
- 事业编制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防震减灾部门】第三次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docx
- 国有企业考试职业能力测验太原第一次冲刺测试试卷后附答案及解析.docx
- 生态环境系统事业单位编制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冲刺阶段月底检测(包含答案及解析).docx
- 2023年夏季揭阳国企笔试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冲刺阶段基础试卷附答案.docx
- 政务服务管理单位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预习阶段综合检测卷(后附答案和解析).docx
-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巩固阶段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和解析.docx
- (应急管理单位)公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第一阶段预测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 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退役军人事务单位】第三次同步训练(含答案).docx
- 城市管理部门事业单位考试(事业编考试)职业能力测验第二阶段模拟题附答案及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