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疗法 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声波疗法

声音16~20000Hz

超声波>20kHz

次声波<16Hz

概念

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的机械振动波

超声波疗法:是应用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目前物理治疗常用800~1000kHz

超声波疗法

声音16~20000Hz

超声波>20kHz

次声波<16Hz

概念

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的机械振动波

超声波疗法:是应用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目前物理治疗常用800~1000kHz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16赫兹的声波,人耳听不到,但可与人体器官发生共振,7~8Hz的次声波会引起人的恐怖感,动作不协调,甚至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声波的分类

次声波

4

美妙的音乐可使人陶醉。

频率在16~20KHz之间,能为人耳所闻的机械波,称为声波

可闻声波

5

超声波

高于20KHz的机械波,称

为超声波

蝙蝠能发出和听见超声

波。

6

传播速度

•声波在介质中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m/s

•速度与介质相关,与声波的频率有关

介质

声速(m/s)

密度(g/cm3)

声阻(105rayls)

空气

340

0.00129

0.00043

1480

0.997

1.47

液状石蜡

1420

0.835

1.18

人体软组织

1500

1.060

1.59

肌肉

1568

1.074

1.68

脂肪

1476

0.995

1.41

骨骼

3380

1.800

6.18

几种介质的声速、密度与声阻

超声波的声场

声场:

即介质受到超声振动能作用的区域,

近场区(平行射束),远场区(射束扩散)

超声波的声场

声压:即声能的压力,指介质中声波传播时的压强与没有声波时的静压强之差.

具有周期性变化,稠密区-正压,稀疏区-负压

超声波的声场

声强:即单位时间内声能的强度,声波频率愈大,声能愈强

单位:W/cm2

临床常用的超声治疗剂量为0.1~2.5W/cm2

中等治疗剂量的超声波可在组织中产生的声压约为±2.6Atm(大气压)

超声波的吸收与穿透

介质对声波的吸收

固体<液体<气体

半吸收层厚度↑→介质吸收↓→超声波穿透力↑

超声频率的影响

频率↑→吸收↑→穿透↓,频率↓→吸收↓→穿透↑

目前常用于物理治疗的超声波频率为800~1000kHz,穿透深度约为5cm左右

生物组织成分的影响

肺>骨>肌腱>肾>肝>神经>脂肪>血液>血清

介质

吸收系数(cm-1)

穿透深度(cm)

肌肉

0.20~0.25

4~5

肾脏

0.22

5

肝脏

0.17

6

脂肪

0.13

8

血液

0.02

50

血浆

0.007

140

0.0003

3300

超声波在各种生物组织中吸收系数与穿透深度

频率(MHz)

组织

半吸收层厚度(cm)

0.09

软组织

10

0.8

肌肉

3.6

0.8

脂肪

6.8

0.8

脂肪+肌肉

4.9

2.4

脂肪+肌肉

1.5

2.5

肌肉

0.5

不同生物组织的半吸收层厚度

“微细按摩”作用是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最基本机制

改善组织营养

镇痛

软化瘢痕

杀菌

机械作用

压力差

机械作用

速度差

温热作用

产热原理

组织吸收声能

正负压力变化

波的反射

体液空化

影响超声产热量大小的因素

超声剂量:声强↑→产热↑

超声频率:频率↑→产热↑

介质性质:黏滞性↑→半价层↓→产热↑

同种剂量下,骨与结缔组织产热最多,脂肪与血液产热最少

温热作用

生物效应

增强局部血液循环、营养代谢

降低张力及感觉神经兴奋性

缓解痉挛及疼痛

作用特点

产热不均匀

血液循环影响局部升温

79%~82%的热经血液循环带走

18%~21%的热由邻近组织传导散热

空化作用

触变作用

弥散作用

对pH的影响

对酶活性、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对自由基的影响

理化作用

理化作用

机械作用

温热作用

(0.1~2.5W/cm2)

刺激、调节

(3W/cm2)

抑制、破坏

高强度、大剂量低强度、中小剂量

治疗作用

超声波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敏感性

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纤维和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

小剂量→镇痛

大剂量作用于末梢神经→血管麻痹、组织细胞缺氧→坏死

中枢神经

小剂量作用于大脑→脑血管扩张,加速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小剂量作用于间脑→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小剂量作用于脊髓→改变感觉、运动神经的传导

自主神经

皮温升高,血液循环加快

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心脏

小剂量→扩张冠状动脉,促进心肌细胞修复

大剂量→心脏活动能力及节

文档评论(0)

chenzehao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