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届中考语文专题练诗词鉴赏:诗歌白话译文(含答案).pdf

2023届中考语文专题练诗词鉴赏:诗歌白话译文(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鉴赏:诗歌白话译文

(共19题)

一、复合题(共19题)

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标,寒光照铁衣。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①,关内阻饥②,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

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

妹。

时难年荒世业③空,弟兄羁旅④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⑤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⑥分为千里雁⑦,辞根散作九秋蓬⑧。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⑨五处同。

(诗/白居易,选自《白居易诗歌赏析》,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有改动)

【注释】①河南经乱:指当年在河南境内的两次叛乱。②阻饥:道路

不通和饥荒。③世业:祖先世代留下的产业。④羁旅:漂泊流浪。⑤

干戈:指战争。⑥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⑦

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⑧九秋蓬;深秋时节

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⑨乡心:思亲

恋乡之心。

(1)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意在写给家庭带来的灾难,

诗人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表达了的感伤情绪。

(2)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诗人借此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诗句的大意。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各题。

(1)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i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和融于一体。

ii下列对这首诗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

之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

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明指自然景物,实喻严峻的政治形势,语意双关,“沧

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iii本诗表现出亡国之臣苦难经历的诗句是哪句?

(2)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i这首诗中最能表现洞庭湖水势浩大的诗句是哪句?

ii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诗颔联所描写的景象。

iii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iv从文字上看,杜甫《登岳阳楼》诗对陈与义《登岳阳楼》诗有何

影响?

【丙文】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节选自《诗经》)

【注释】①之子:这位姑娘。归:女子出嫁。②蕡(fén):果实很

多的样子。③蓁(zhēn)蓁:树叶茂盛的样子。

(1)这是一首贺婚诗。诗的三章都以起兴,分别以嫩红的桃花、硕

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表对女子的新婚之喜和对

新娘的美好祝福。

(2)说说本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3)请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诗句的大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4)以下对诗歌内容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三章分别写了花、实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

的意思。

B.这首诗蕴含一种观念:女子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在美,还要有“宜

室”“宜家”的内在美。

C.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是比喻婚姻生活的幸

福美满。

D.这首诗歌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

追求与向往。

阅读《蒹葭》—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解释这首诗中的句子“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

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

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

的绝望情绪。

(3)这首诗歌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4)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5)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

唱的表达效果。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