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重庆市高202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迄今为止,我们可以将美学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大美学,一种是
西方小美学,二者既各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又可以互补、兼容,相互
为用,相得益彰。从本质上来看,传统的中国美学是最接近美学本质
的,追求中和、天人合一,而不是追求系统的概念化、知识化;它是
一种诗学,有审美特质,不像西方近现代美学那样追求科学化、概念
化,带有一种目的性。所以,中国传统美学是大美学,儒家的“中和”
美学思想就是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界。
中和,意即中正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在儒家经典
《中庸》中,“中和”既是人性修养的道德标准,又是在其提出至善、
至诚观点后所形成的一种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形态。《中庸》有言: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
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的“至诚”是圣人之德,只有充分发
挥自己善良的本性,才能达到所谓的人伦之和、天地之和,也就是孔
子所说的“尽善”“尽美”。因此,只有善与美相统一,才能让至诚、
至美、至善审美化,并渗透到中和之道中。中庸之道的最高层次是天
人合一,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意即我们在审美过程中要适中、和谐。中,是稳定天下
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只有实现“中”与“和”的统一,才能
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实现中和之美。
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对我国
的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称赞《诗经》“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即主张在
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在这
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中和之美,很
少有剑拔弩张的表达狂怒、狂喜情感的作品,而是以“怨而不怒”的
方式来批判现实,在抒写个人内心情感的时候,总是温婉曲折、含蓄
深沉地寻找适度的表现方式,这正是中华民族所体现出的平和、宽容,
充满“中和”思想的大美之学。因而在优秀诗歌、戏曲等的创作和形
成过程中,“中和”的美学思想在文学审美和艺术表现上得到了充分
体现。
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以
及人生的方方面面,不仅在文学审美上创造出了平淡朴素、恬静安逸、
怨而不怒的“和”之理想境界,使传统文化艺术的表达呈现出含蓄委
婉、冲和的特点,也对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
形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张岱年在《中国哲学
大纲》中指出:“中庸是真善美的统一,道德与知识的统一,宏观与
微观的统一,高明与平凡的统一。价值取向是重人而不轻天,重群体
而不轻视个人,重本而不轻视末,重利益也重视义,重视人文也重视
科技,重视和谐而不取消斗争。”因此,在治国之道上应该实现和政
之美,做到不偏不倚、协调适中、刚柔相济,以避免矛盾冲突,稳定
社会秩序,达到“至和”“至美”的境界;在为人处世上,要注重加
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挥善良的本性,宽容待人,和谐相处,以达到“至
仁”“至善”的境界;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要追求和谐统一,将人
与自然融为一体,相互依存,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摘编自张龄予《“中和”的大美之学》)
材料二:
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美育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
著提高,但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剧增,人们越来越沦为工业社会的奴
隶和工具,思想被物欲支配,变得干枯、乏味、平庸、空虛,这也是
当今社会道德滑坡、文化失范、各种社会问题孳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伴随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而来的大众文化正在以猛烈的势头消
解神圣,躲避崇高。温柔甜蜜的爱情小说、神奇曲折、刀光剑影的武
侠剧、低吟浅唱的流行歌曲,光彩炫目的广告形象以及虚拟的网络空
间等,一切看似丰富多彩但却在不断消解人们对审美的认识,降低人
们的审美趣味。
另一方面,学校的美育建设也困难重重,首先,对美育没有给予相应
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知识传授,注重升学率的提
高,而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同时,陈旧的教育观、人才观深入人心,
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美育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完全让步给智育,
学生只能在接连不断的测验、考试中浴血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2).pdf
- 黑龙江大庆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英语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pdf
- 2022~2023化验员考试题库及答案第678期.pdf
- 广西大学国际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pdf
- 2022年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2022-2023学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中考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白满化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pdf
- 必威体育精装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网络课判断题题库及答案.pdf
-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题及答案.pdf
- 2022~2023化验员考试题库及答案第270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