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莫桑比克华侨的历史和现状
图题:2007年,时任国家****来访莫桑比克,与莫桑比克华人华侨合影照
莫桑比克最早被华人称为“莫三鼻给”,此名从斯瓦希里语的发音而来。据海外的一些资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达东非莫桑比克的海岸索法拉地区,这有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华人涉足于此。另据生活在莫桑比克的老侨民口述,莫桑比克的华侨历史已有220余年,但真正具有文字实效的记录则要从19世纪最后的1/4时间提及,或者说约在1875年之后,第一批华人移民蹒跚地踏上这块非洲人的土地,开始他们异常辛酸的创业之路。
开创洪荒的19世纪
大约130年前,华人开始移居莫桑比克。史籍记载有两种原因:一是政治关系。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末期,各地的反清斗争使得国家进入一个风雨摇摆的动荡时期,一些政治人物因参与反清活动而为政府所不容。二是经济关系。广东、福建等沿海诸省很早以前就有闯荡南洋的历史,那时人们多因经济的窘迫和谋生的艰辛而背井离乡,依靠海外亲戚或同乡的关系外出淘金。
此外,也有人提出第三种解释:最早到达莫桑比克的华侨是被澳门政府充军至此。莫桑比克与澳门同为葡萄牙人殖民地。那时被葡人统治下的澳门华人居民,一旦触犯当地法律,就被葡殖民政府充军到莫桑比克。他们在做工期间,披荆斩棘,挖河筑路,条件十分恶劣。等到工期结束,葡政府采取就地放之的方式,所有被充军的华人,全凭其个人的能力自生自灭,在远离故土的马普托市就地生根。
第一批闯荡莫桑比克的华人是来自广东省四邑县的木匠,他们于1875年之后定居在马普托和贝拉港。1886年至1894年修筑马普托至Komatipoort(南非)铁路、1892年至1898年修筑贝拉至Umtali(津巴布韦)铁路时,大批劳力廉价的华工从中国沿海地区被招募而来,工程完工后,便有一些人留在莫桑比克。至19世纪末,当莫桑比克的首府从莫桑比克岛迁移至马普托市后,葡属东非殖民政府便大兴土木、扩建街道,以前简陋的矮房悉数拆除,开始兴建高层的水泥洋楼,于是需要大量的技工,特别是木工。
图题:中间穿西装中年人即为谢三/JaAssam
中国人的建筑技术在当时已是有口皆碑,在工钱与吃苦方面也非他人能及,葡萄牙人便于澳门大量招雇华工,然后运抵马普托进行屋宇建设。所以,在后来马普托市华侨当中,木匠者居多,正是这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些中国人在葡人“马尼卡─索法拉”公司的糖厂和矿井做工,华人华侨的数量因之而日渐增多。
1893年,定居于马普托的华侨为52人,这个数字在1903年上升至287人。在早期闯荡莫桑比克的华侨中,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先驱人物谢三(葡语:JaAssam)。此人是一名木匠和建筑技师,他在马普托市做出一些成绩后,便将自己的一块土地无偿捐献出来。正是在这个地方,马市的华侨于1903年集资兴建了中华会馆(ChinesePagoda)。后来又在此地扩建了中华小学并成为华人社会的聚集地。
初现繁荣的1940年
据中华会馆会员牌所示,截至1940年,马普托市已有华侨500多人,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这时的马普托已显露出一个港口城市的规模,处在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从最初的华工来此披荆斩棘、开荒垦地到此时的华侨建造楼房、繁荣市场,可以说华人华侨是马普托早期的开荒牛,为马市最初的市政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提及莫桑比克的历史,除葡萄牙人外,华人则是近代影响莫桑比克较大的另一大外来人种。
当时的华侨已走过创业初期的艰辛历程,依靠勤劳吃苦,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马普托市占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华侨从事的行业,无外有三:一为木匠(手工业)。华人木匠制作的木制品手工之细腻、成品之精良代表马市同行人士的最高水平,因此,华人制造的各种木器也颇受市场的青昧。
二是经商。华侨经商者约占总人数的40%,大小商铺共有50多家,开在市区黄金地段的只有1/5,其余多设在当地人聚居区,如黑人餐馆、黑人酒水铺、黑人杂货铺等。
三是耕种农场(农业)。华侨在这方面做得最好,或者说农业是华侨从事的最有希望的行业。当时的莫桑比克沃野千里,待耕之地尚不到百分之二十,葡殖民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在1937年发出通告:凡未开垦的荒地,地主当年每千公顷地需纳税10万礼士(礼士为当时当地货币名称,10万礼士约值英币18先令),第二年纳地税20万礼士,以此类推;对于已开垦种植的土地,每年每千公顷交纳地税10万礼士即可,因此,凡有地者均以低价尽快租出,如1千公顷地,每月仅以3英镑的价钱即可租得。所以,稍有经济条件的华侨纷纷合股投资农业,开办农场,华侨的农场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华侨农场多处于马普托地区或林波波河畔,河流纵横,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令人啧啧称奇。华侨经营的农场时有25家,资产各为几千英镑不等,作物多以香蕉为主,也种植玉米和蔬菜。平均每个香蕉园每月可生产五百箱香蕉,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数据除了加强风控还能为FinTech做些什么.docx
- 第4卷研读笔记.doc
- 趋势线买卖法则.doc
- 专题11 阅读理解之应用文(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二英语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上外版2020).docx
- 高三备考第一次月考语法填空专练.docx
- 上海高考翻译真题(2017-2024年).docx
- 高一英语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上教版2020).docx
- 精品解析: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 上海市大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题.docx
- 动词时态语态语法选择.docx
- 专题03 翻译句子(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9 阅读理解之记叙文(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
- 高二英语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上教版2020) .docx
- 专题06 书面表达(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7 完形填空10篇(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
- 高二英语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 Unit 1 Learning for Life】(上外版2020).docx
- 专题10 阅读理解之议论文(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三备考第一次月考翻译考点-重点单词篇.docx
- 高一英语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必修第一册Unit 1 School Life】(上外版2020).docx
最近下载
- 《GB 43203-2023选煤厂安全规程》必威体育精装版解读.pptx
- 专题教育座谈会主持词.pdf VIP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财务会计类题库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29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解析版).docx VIP
- Q_NARI11049-2018真空激光准直系统技术规范.pdf
- 妇产科学教案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损伤疾病教案.doc
- 控烟工作纳入局工作计划中会议纪要.pdf VIP
- 限量商品推介.pptx
- 有利于工程的合理化建议.doc
- GB50215-20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