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碳普惠发展调研报告-基于全国试点区域与山东省沿黄河流域市区的对比调查(202402).pdfVIP

2023碳普惠发展调研报告-基于全国试点区域与山东省沿黄河流域市区的对比调查(202402).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联合出品单位

2024年2月9日

碳普惠2023年度调查报告

——基于全国试点区域与山东省沿黄河流

域市区的对比调查

报告撰写组组长:王璟珉张超韩道汶李鹏

报告撰写组成员:朱宗辉徐学振李成龙蒋凤娇王民冉

报告调研组指导:(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红刘春紫李青召宋策张晴张军峰孟祥源图南赵昆赵猛袁永娜

报告调研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孔路翔王彭博付雨代梦雪兰惜熳孙筱涵吕梦瑶闫嘉乐许雅婧刘颖

刘金旗刘金禹刘颖李旭扬巩子璇苏奎安宋瑞杨振莹张凯玉张淼

张睿琪张钧浩陈燕陈昕姜怀誉柳源都烨慧黄晓晓康怡平曹天和

黄佳颖黄海婧黄明星廖雨婧薛慧

封面设计:杨依霏

执行摘要

2022年,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均公布了系列推动开展碳普惠活动的相关政策,企业和金

融机构等也积极投入其中。在此被誉为“碳普惠元年”之际,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

院组织多所高校37名在校生形成全国碳普惠调研团队,以“碳普惠机制推行成熟度高”和

“高碳排放、人口密集度高”的选择原则选取山东、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等重点区域,

辅以非试点区域的对比调研,走访了13座城市和区域,对我国碳普惠机制的实施情况进行

了广泛调查研究。随后在学院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于2023年开年之际,联合发布了《碳普

惠2022年调查报告——推动绿色低碳生活,碳普惠机制能否挑起大梁?》。

通过调研发现,碳普惠机制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聚焦公众生活消费领域的新型减排机制,

有利于促进公众转变消费理念,形成绿色低碳生活习惯、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并在国内各试

点区域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自发、政府与企业联合等多种推行机制。但作为一种新机制,

要想全面深入撬动绿色低碳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作为发展初期阶段,碳普惠机制

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也有较大差异。

紧随“碳普惠机制能否以及如何在推动绿色低碳生活中挑起大梁”这一问题,中国国际

低碳学院将碳普惠机制在全国应用的整体情况作为持续追踪调查的重要议题之一,于2023

年上半年(含暑假)以“碳普惠机制推行时间和“碳普惠试点区域”为特征选取山东省沿黄

八个非试点地市和1个试点地市以及广州、北京、上海、杭州、太原、武汉等试点城市,以

“问卷调研+实地走访+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式开展第二年的调查研究,观察并分析

公众在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与变化趋势。

报告主要通过多维度对比分析——包括本期调研与2022年调研的对比分析,试点区域

与非试点区域的对比分析,试点区域内新老试点的对比分析,宣教活动开展前与开展后的对

比分析等,挖掘我国碳普惠机制应用推广的现状。研究表明:

2023年碳普惠机制在我国整体得到了快速推广,有效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的

认识水平和参与碳普惠活动的意愿程度。但在区域内这一推广效果差异较大,尤其是在试点

和非试点城市之间。尽管有效宣讲能够提升公众认知和参与意愿,但转化为低碳行动还有一

定障碍。这说明目前碳普惠机制依然还处在初级推广阶段,尚没有形成有效的模式能够持续

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行为。

报告进一步指出了我国碳普惠机制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即公众对碳普惠的基本认知不

足、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措施、减排行动的场景分散和统一的碳减排核算标准缺失等。并根

据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要想转变公众生活消费方式,就需要重新在个人、行为和环境之间建

立新的互动关系,让三者之间互为协作从而有效达成公众消费生活行动的转变。为此,本文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中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创建了碳普惠机制推广应用理论框架,并提出了低

碳型社会文化发展模式的概念。

最后,报告提出了推动碳普惠机制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充分发挥政府在宣

传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强调市场在碳普惠平台建设与推广方面的关键作用、推动碳普惠与

碳交易等减排机制的交互融合、推动社会资源有效整合以及推动统一的碳普惠方法学和区域

应用场景开发等。

总之,碳普惠机制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

国际低碳学院将持续调查中国不同区域碳普惠机制推广现状,探寻我国碳普惠机制实施过程

中的发展变化,为打造低碳型社会文化模式,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感谢合作伙伴和参与调研与报告撰写的小伙伴们的大力支持,也希望该报告对各位读者

了解2

文档评论(0)

Seeker研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如果有被下架的,可以私我发你,欢迎垂询各种研究报告!也可以咨询定制获取特定主题报告,欢迎光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