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123【学习目标】领会各类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以及各类抗贫血药的作用和用途。识别影响铁剂吸收的因素;右旋糖酐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描述促进白细胞增生药的作用和用途。2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第一节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血液在血管内保持通畅流动,是因为血液中存在着生理性凝血、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三个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一旦平衡被破坏,就会出现出血或血栓性疾病。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大多作用于血凝和纤溶的基本过程而发挥作用3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一、促凝血药 (一)促进凝血因子生成的止血药维生素K(vitaminK) 维生素K的基本结构为甲萘醌。K1来于植物中,K2由肠道细菌合成,脂溶性高,需胆汁协助吸收;K3为人工合成的亚硫酸氢钠甲萘醌;K4为乙酰甲萘醌,均为水溶性,不需胆汁协助既可吸收。【药理作用】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促进这些凝血因子前体蛋白分子氨基末端谷氨酸残基的γ-羧化作用。维生素K缺乏,这些凝血因子停留于前体状态,导致凝血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引起出血。4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临床用途】1.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黄疸、慢性腹泻、胆瘘等疾病,因胆汁缺乏,导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新生儿、早产儿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维生素K合成障碍。2.低凝血酶原引起的出血如长期应用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出血。3.平滑肌痉挛维生素K1和K3肌内注射可缓解胆绞痛。【不良反应】较大剂量维生素K3和K4对新生儿、早产儿可致溶血及胆红素血症及黄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维生素K1静脉注射太快可产生潮红、呼吸困难、胸痛、虚脱,一般以肌注为宜。5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二)作用于血小板的止血药酚磺乙胺(etamsvlate,止血敏) 能促进血小板生成,增强其聚集性及粘附性,促使凝血活性物质释放,缩短凝血时间,达到止血效果。还可以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其通透性的功效,止血作用迅速,持续时间较长。用于防治手术出血、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偶见过敏反应。6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三)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临床常用的有氨甲苯酸(aminomethylbenzoicacid,PAMBA,对羧基苄胺,止血芳酸)、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AMCHA,凝血酸,止血环酸)。氨甲苯酸【药理作用】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从而抑制纤溶酶的形成,使纤溶酶原不能转化为纤溶酶,导致纤维蛋白不能溶解而止血;大剂量也能直接抑制纤溶酶活性。7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临床用途】 1.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性的出血用于产后及肺、肝、胰、前列腺等手术后出血。 2.链激酶和尿激酶过量所致的出血。【不良反应】过量可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塞。氨甲环酸的作用和用途与氨甲苯酸相似,但作用较强。8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四)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垂体后叶素(pituitrin)【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是神经垂体分泌的激素,含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也称血管升压素,能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主要用于治疗肺咯血、上消化道出血和尿崩症等。缩宫素,又称催产素,小剂量用于催产和引产,大剂量用于产后止血。【不良反应】用药后,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过敏性休克等,应立即停药。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肺原性心脏病者禁用。9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二、抗凝血药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抑制凝血过程的一个或者多个环节,阻止纤维蛋白的形成而防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一)体内、体外抗凝血药肝素(heparin) 药用的肝素是从猪小肠和牛肺中提取而得。肝素带大量负电荷,呈强酸性,口服不被吸收。常静脉给药。10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药理作用】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可灭活多种凝血因子。肝素通过活化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促使ATⅢ灭活因子Ⅻα、Ⅺα、Ⅸα、Ⅹα及凝血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形成,也能阻止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此外也有降脂作用。【临床用途】1.血栓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扩大,如急性心肌梗塞、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等。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应早期应用,防止因纤维蛋白原及其他凝血因子耗竭而发生继发性出血。3.体外抗凝体外循环、心导管检查及血液透析等11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不良反应】 1.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一旦发生,停用肝素,注射带有阳电荷的鱼精蛋白,每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00U肝素。 2.过敏反应可引起皮疹、药热、哮喘等过敏反应,妊娠妇女应用可引起早产及胎儿死亡。连续应用肝素3~6月,可引起骨质疏松,产生自发性骨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5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