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及生理特点小儿腹泻的护理小儿口腔炎的护理小儿液体疗法

1小儿消化系统解剖及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功能不成熟,易发生消化道感染、消化功能紊乱等。一、口腔足月新生儿具有较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而早产儿则较差。新生儿和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成熟,唾液量分泌少,故口腔黏膜较干燥,易受损伤和细菌感染。3个月以下小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故不宜喂淀粉类食物;3~4个月小儿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6个月时明显增加,但由于不能及时吞咽唾液而出现生理性流涎。

二、食管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柔嫩,腺体、弹力组织和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故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9个月时症状消失。新生儿食管长约10cm,1岁时长约12cm,5岁时长约16cm,学龄儿童长20~25cm。临床中插胃管常以鼻尖至耳垂的距离加上食管的长度作为插管长度。

三、胃婴儿胃呈水平位,开始站立行走后才逐渐变为垂直位。婴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但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差,易引起幽门痉挛,导致溢乳和呕吐。婴儿出生时胃容量为30~60mL,1~3个月时为90~150mL,1岁时为250~300mL,5岁时为700~850mL,故年龄越小,每天喂养的次数应越多。小儿胃排空时间与食物种类有关:水的排空时间为1.5~2小时,母乳为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时间更长,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吸收面积较大,黏膜血管丰富,有利于消化吸收。肠系膜长且柔软,活动度大,易发生肠套叠和肠扭转。直肠相对较长,黏膜和黏膜下层固定差,易发生脱肛。肠壁薄,通透性高,肠黏膜屏障功能差,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源等可经肠黏膜吸收进入体内,引起中毒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母体内时,胎儿肠道是无菌的,出生后数小时细菌侵入肠道,主要分布在结肠和直肠。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脆弱,易受内外界因素影响而致菌群失调,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五、肝脏小儿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婴幼儿在右肋下1~2cm可触及肝脏。小儿肝脏血管丰富,肝细胞和肝小叶发育不完善,解毒功能差,在缺氧、感染、药物中毒等情况下肝脏易肿大。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六、胰腺小儿刚出生时胰液分泌较少,3~4个月时胰腺发育较快,胰液分泌量增多,故小儿在3~4个月之前不宜喂淀粉类食物。婴幼儿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较低,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较差。

七、正常小儿粪便(一)胎粪新生儿在生后12小时内排出的粪便称为胎粪,呈墨绿色,质地黏稠,无臭味,持续2~3天,随着喂养逐渐过渡为黄色糊状粪便。如出生后24小时内无胎粪排出,应注意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人乳喂养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或带少许细小乳凝块,不臭,呈酸性反应,每日排出2~4次。(二)人乳喂养儿粪便

七、正常小儿粪便(三)人工喂养儿粪便人工喂养儿粪便呈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呈中性或碱性反应,有时混有白色酪蛋白乳凝块,每日排出1~2次,有明显臭味,且易发生便秘。混合喂养儿粪便与人工喂养儿相似,但性状较软、颜色较黄。添加淀粉类食物可使小儿大便量增多和变软,颜色呈暗褐色,臭味加重。添加蔬菜、水果等辅食时,大便性状与成人粪便相似。(四)混合喂养儿粪便

2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childhooddiarrhea)也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岁以下小儿为多,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1)易感因素(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2)机体防御功能差;(3)人工喂养。2)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常见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2)肠道外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患儿常伴腹泻,其原因是发热和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或肠道外感染的病原同时感染肠道。3)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常因食量不当、喂养时间不定或突然改变食物种类等引起;个别小儿对牛奶或其他食物过敏或不耐受,也可引起腹泻。(2)气候因素: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或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等均可诱发腹泻。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发病机制1)感染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多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手、日用品、玩具或带菌者传播。当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时,大量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产生毒素,可引起腹泻。(1)病毒性肠炎;(2)细菌性肠炎:①肠毒素性肠炎;②侵袭性肠炎。2)非感染性腹泻多因进食过量或饮食不

文档评论(0)

灵犀地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灵犀工作室专注于职业教育发展,课程资源定制开发、课件定制设计、教材开发、专业内涵建设等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