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小儿贫血概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1一、小儿造血特点(一)胚胎期造血123肝脾造血期中胚叶造血期骨髓造血期自胚胎第6~8周开始,4~5个月时达高峰,6个月后逐渐退化,约在出生时停止。肝脏是胎儿中期主要的造血场所,主要产生有核红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无核红细胞,以及少量的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脾脏约在胚胎第8周参与造血,主要产生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胎儿第5个月后,脾脏造红细胞和粒细胞功能减退至消失,而造淋巴细胞功能可维持终生。同时胸腺和淋巴结开始有造淋巴细胞的功能。在胚胎的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至16周开始造血,并迅速成为胎儿后期主要的造血器官,直至出生2~5周后成为唯一的造血器官。约在胚胎第3周开始,在卵黄囊壁上中胚层间质细胞分化聚集成细胞团,即血岛,血岛中间的细胞分化成初级原始红细胞。第6~8周后,血岛开始退化,至第12~15周时消失。12一、小儿造血特点(二)出生后造血骨髓造血髓外造血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婴幼儿期由于体内缺少黄骨髓,造血代偿能力低下,当严重感染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淋巴结恢复造血功能,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可见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髓外造血”。婴幼儿期骨髓均为红骨髓,均参与造血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5~7岁开始,长骨中的红骨髓被脂肪组织(黄骨髓)所代替,至成年时红骨髓仅限于颅骨、锁骨、胸骨、肋骨、肩胛骨、脊柱、盆骨等短骨或不规则骨及长骨近端。黄骨髄具有造血潜能,当需要增加造血时,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髄而造血。二、血液特点(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由于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较高,出生时红细胞(RBC)数为(5.0~7.0)×1012/L,血红蛋白(Hb)量为150~220g/L。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下降;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生理性溶血)、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出生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3个月后,随着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逐渐上升,12岁时达成人水平。二、血液特点(二)白细胞数及分类出生时白细胞总数为(15~20)×109/L,出生后6~12小时可达(21~28)×109/L,此后逐渐下降,婴儿期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出生时中性粒细胞占60%~65%,淋巴细胞占35%;出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发生第1次交叉,随后淋巴细胞比例逐渐上升,约占60%,中性粒细胞约占35%;4~6岁时两者又相等,发生第2次交叉,此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逐渐达成人水平。二、血液特点(三)血小板数儿童期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为(150~250)×109/L。(四)血容量小儿血容量相对较多,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10%,平均300mL,儿童血容量占体重的8%~10%,成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6%~8%。小儿贫血概述2一、贫血的概念贫血(anemia)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由于婴儿和儿童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随年龄不同而有差异,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血红蛋白值变化较大,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国内的诊断标准:新生儿期Hb<145g/L,1~4个月Hb<90g/L,4~6个月Hb<100g/L为贫血;6个月以上按WHO标准:6个月~6岁Hb<110g/L,6~14岁Hb<120g/L为贫血。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红蛋白上升4%。二、贫血的分度根据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的分度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Hb量(g/L)90~12060~9030~60<30RBC数(×1012/L)3~42~31~2<1三、贫血的分类(一)病因分类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成不足①造血物质缺乏;②骨髓造血功能障碍;③其他。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①内在因素;②外在因素。3.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和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三、贫血的分类(二)形态分类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不同,将贫血分为4类。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分类MCV(fL)MCH(pg)MCHC(%)正常值80~9428~3232~38大细胞性贫血>94>3232~38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80~9428~3232~38单纯小细胞性贫血<80<2832~38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28<3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3营养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八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
-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二章 儿童的生长发育.pptx
-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
-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六章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pptx
-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七章 新生儿的护理.pptx
-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十六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pptx
-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
-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
-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四章 小儿保健和疾病预防.pptx
-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五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