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典型工作任务.ppt

1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典型工作任务.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化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荧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谱仪是用来测定物质红外光谱的仪器。

分类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傅立叶变换型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傅立叶变换型红外光谱仪

分辨率低

分辨率高

灵敏度低

灵敏度极高

扫描速度慢

扫描速度快

光谱范围宽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工作原理

光源发出的红外辐射,首先经过迈克尔逊干涉仪转变为干涉光,再让干涉光照射样品,由于样品能吸收特征波数的红外光,经检测器得到含样品信息的干涉图,由计算机采集干涉图,并经过傅立叶变换数学处理,就得到透射率随频率(或波数)变化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基本组成

光源

迈克尔逊(Mickelson)干涉仪---核心部分

吸收池

检测器

记录显示系统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分析化学

试样的制备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荧

试样的制备方法

试样制备方法

气体样品

气体池

液体样品

液膜法

液体吸收池法

固体样品

压片法

糊剂法

薄膜法

溶液法

试样的制备方法

压片法

操作方法:通常用100mg~300mg的KBr与1mg~3mg固体试样共同研磨混匀后,加入模具,在压片机上加压制成透明薄片后,再置于光路进行测定。

试样的制备方法

压片法的优缺点

主要优点:样品用量少。

主要缺点:样品与溴化钾或氯化钾的磨细耗时长,磨细的物料容易吸湿,未知样品与分散剂的比例难以正确估计,因片子厚度不均或不够透明而影响图谱质量。

分析化学

红外分光光度法应用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荧

红外分光光度法应用

定性分析根据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频率鉴别有哪些官能团,以确定未知物是哪一类化合物。

结构分析由红外吸收光谱提供的大量信息,结合未知物的各种性质和其他结构分析手段。

图谱解析

红外分光光度法应用

结构分析一般步骤

1.通过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求出化学式。

2.计算物质的不饱和度U

U=1+n4+

式中:n1—化合价为1的原子(如:H、X)的原子个数;

n3—化合价为3的原子(如:N)的原子个数;

n4—化合价为4的原子(如:C)的原子个数;

红外分光光度法应用

U=0:为链状饱和化合物。

U=1: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一个脂环

U=2:可能含有一个叁键或两个双键

或一个双键、一个脂环

或两个脂环

U≥4:表示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苯环等。

红外分光光度法应用

3.图谱解析

四先四后原则

4.与标准红外光谱比较

利用标准红外光谱进行比对,当未知物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图谱完全一致时,则二者为同一种物质。

先特征区后指纹区

先强峰后次强峰

先易后难

先否定后肯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应用

例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6O2,其红外吸收光谱,如下图,试推断其结构。

C4H6O2红外吸收光谱图

红外分光光度法应用

1.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6O2,已知

2.计算物质的不饱和度U

U=1+4+=2

可能含有一个叁键或两个双键或一个双键、一个脂环或两个脂环

红外分光光度法应用

3.图谱解析

官能团区

νC=O=1762cm-1

νC=C=1649cm-1

δCH3=1372cm-1

νC=C-H=3095cm-1

指纹区

νC-O-C=1217cm-1、1138cm-1

δ–CH=CH2=977cm-1、877cm-1

红外分光光度法应用

推测可能的结构式如下:

CH2=CH-O-C-CH3

CH2=CH-C-O-CH3

CH3-CH=CH-C-OH

=O

=O

=O

无νO-H,排除此结构

结构中C=C与C=O共轭,νC=O应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实际是向高波数移动的,排除此结构

结构中C=O与O原子相连,氧原子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νC=O应向高波数方向移动,与谱图相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