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pdf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

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

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

A.篆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答案】B

2、阅读下面一段《社戏》的教学实录,回答下面的问题。

A.讨论法

B.点评法

C.练习法

D.问答法

【答案】D

3、阅读《琵琶行》的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重要教学方法

B.朗读需要有层次,对内容的理解须由浅入深

C.诗歌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品读

D.课堂需要互动,而互动的方式就是提问

【答案】D

4、某版教科书课文《故都的秋》后设有一道课后练习题:

A.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B.引导学生研读文章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C.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线索.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D.引导学生展开对景物描写的细节分析.抓住文章主旨

【答案】D

5、课文《包身工》后补充了《<包身工背后的故事》,这一内容属于教科书

的哪个系统?()

A.课文系统

B.知识系统

C.助读系统

D.练习系统

【答案】C

6、阅读下面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A.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联想,表达了不同的想法

B.高中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思辨能力,想象能力不是教学重点

C.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

D.教师没有在学生的发言之间建立联系,不利于学生观点的交融

【答案】B

7、阅读某教研室集体备课记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教师1提及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准备工作需要由教师独立完成

B.教师2提出的建议体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整体设计和关照

C.教师3设计的“学习单”增加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学业负担

D.教师4倡导的自主反思有助于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答案】D

8、学习《雨巷》一课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戴望舒作品的忧郁气息,在布

置课后作业时推荐了几篇诗作。以下不属于戴望舒作品的诗歌是()。

A.《等你,在雨中》

B.《追梦者》

C.《偶成》

D.《我用残损的手掌》

【答案】A

9、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边城》一课时的导入语和结束语,按要求答题。

A.导入语语言优美,营造了美妙的情境,具有吸引力和指向性

B.导入语新颖精炼,契合了课文的思想感情

C.结束语文白搭配,不易于学生明确和领会课文的主旨

D.结束语含蓄隽永,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余味无穷

【答案】C

10、初中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学过的文言文中虚词“乃”的用

法。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A.《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代词,我)

B.《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副词,竟然)

C.《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副词,于是,就)

D.《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副词,才,这

才)

【答案】A

11、(2018年真题)医师治疗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时,常投紫雪散。此因该

成药除清热开窍外,又能()

A.平肝安神

B.止痉安神

C.潜阳安神

D.通络安神

E.养心安神

【答案】B

12、阅读某阅读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考虑教材特点、文本差异而编写的学案必然能起到真正的导学作用

B.过于倚重僵化的阅读教学学案容易导致教师导读作用和意义的弱化

C.教师对教材经典名篇进行与众不同的解读可以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D.教师个性化的深层导读为学生提供宽松的阅读氛围,提升阅读兴趣

【答案】B

13、教师在讲解普希金时,提到他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

人”的形象,并给学生举例说明了“多余人”的特点。下列举例不恰当的是

()。

A.《谁之罪》别尔托夫

B.《当代英雄》毕巧林

C.《罗亭》罗亭

D.《钦差大臣》赫列斯达可夫

【答案】D

14、在学习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组歌》后,教师为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且正

确使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给出了以下句子:

A.甲同学:第(1)句中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云彩和田野比拟成了一对情

B.乙同学:第(2)句用到了排比和拟人的手法

C.丙同学:第(3)句将隆隆的雷声比作剑,是比喻的修辞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