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对发热病人的临床护理
Contents目录发热概述发热病人的护理评估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发热病人的病情观察与监测发热病人的健康教育
发热概述01
发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定义根据发热程度,可分为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和超高热(41℃)。分类定义与分类
发热时,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导致产热和散热失衡。体温调节中枢代谢改变免疫反应发热时,机体代谢率升高,耗氧量增加,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负担加重。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030201发热的病理生理
各种病原体感染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风湿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非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发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的常见原因
发热病人的护理评估02
010204病史采集询问发热的起病时间、最高体温、发热的规律和特点。了解伴随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询问有无其他疾病史,如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询问用药史,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03
测量体温,观察热型和伴随症状。检查皮肤有无皮疹、出血点等异常。检查淋巴结有无肿大。检查心肺功能,如心率、呼吸频率、肺部听诊等格检查
了解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血常规检查了解炎症反应程度,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血培养等。其他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
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03
降温护理监测体温定时记录患者体温情况,观察发热类型及特点。物理降温采用冰敷、温水擦浴等方法降低体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药物降温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及降温效果。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鼓励患者多饮水,遵医嘱补充电解质溶液。评估脱水情况根据患者情况评估脱水程度,制定补液计划。观察尿量和颜色注意观察患者尿量和颜色,了解补液效果。补液护理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以补充能量消耗。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饮食,如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饮食护理
安慰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度和配合度。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护理
发热病人的病情观察与监测04
在发热期间,应定时记录病人的体温,了解体温变化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定时记录体温根据体温曲线,观察病人的发热类型,如稽留热、驰张热等,有助于判断病因。观察发热类型根据体温高低,评估病人的发热程度,对于高热病人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评估发热程度体温监测
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发热可能导致病人精神状态不佳、疲乏无力等症状,应关注病人精神状态的变化。留意食欲和睡眠发热可能影响病人的食欲和睡眠,应留意病人饮食和睡眠情况,以便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伴随症状在发热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的伴随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症状观察
03预防热性惊厥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应采取措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如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刺激等。01预防脱水发热会导致出汗增多,容易造成脱水,应鼓励病人多饮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02预防感染对于高热病人,应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感染源接触等。并发症预防
发热病人的健康教育05
发热的成因向病人解释发热的生理机制和常见病因,如感染、炎症等。发热的影响说明发热对身体的潜在影响,如对大脑、心脏等器官的影响。疾病过程详细解释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发热在其中的作用。疾病知识教育
123指导病人如何通过物理方法降温,如使用冰袋、温水浴等。降温方法建议病人在发热期间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休息与活动指导病人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饮食调整自我护理指导
个人卫生宣传疫苗接种的益处,鼓励符合条件的病人接种疫苗。疫苗接种环境改善指导病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拥挤和污染的环境。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戴口罩等。预防措施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