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大炮”兴衰史.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衣大炮”兴衰史

“红夷大炮”是明代后期传入中国的,“红夷”是指洋人的红头发。明朝将所有從西

洋进口的前装滑膛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大炮上盖以红布,因此也

称为“红衣大炮”。清廷忌讳“夷”字,称“红衣大炮”。

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13万八旗军主力,渡辽河,攻打

孤城宁远。明廷派袁崇焕驻守该城,袁崇焕用“红夷大炮”重创八旗军,“每炮所中,糜

烂可数里”。大明的“红夷大炮”让旗兵损失惨重,努尔哈赤也因之受伤,被迫撤军,因

伤重于当年8月死去。宁远之败,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所遭遇到的最大挫折。宁远战役后,

明熹宗特封“红夷大炮”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红夷大炮”就是这样让满人

认识的。

明天启七年(1627年),继承汗位的皇太极为报父仇,再次进攻宁远,结果又被袁崇

焕用大炮击退。连遭挫败之后,皇太极认识到了西洋大炮的威力,他广罗造炮人才、制造

技术,利用归顺的汉族工匠,创造了“失蜡法”,铸炮工艺领先于明朝,于明崇祯四年(1631

年),造出了第一座炮,命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第一批共造出40门“红衣大炮”,

组建了一支炮兵部队。当年8月,皇太极带着这支炮队,一举攻克了明朝的军事重镇大凌

河城(今辽宁省凌海市)。自此,八旗军“每有征战,必载炮而行”。

明清松锦之战,清军以“红衣大炮”连破明军据守的塔山、杏山二城,以清军的胜利

而告结束。松锦战后,明军关外主力被歼,火炮尽落清军之手,清军拥有近百门“红衣大

炮”,为进关作战奠定了基础。满清军队用号称“威武大将军”的“红衣大炮”,给在风

雨中飘摇的南明政权以致命打击,明朝江山被这些“将军”轰得摇摇欲坠。

清军入关后,以“红衣大炮”破潼关,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随即把炮口瞄向偏安一

隅的南明。扬州之战,攻守双方都动用了火炮。南明的史可法以巨型火炮守城,轰杀攻城

清军千余人。清军以“红衣大炮”还击,扬州城墙崩陷失守,史可法阵亡,南明福王政权

亦随之覆灭。清军又先后在扬州、嘉定、江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屠城,而“红衣大炮”

自是最大的“帮凶”。

明亡后,明朝的火器大多被满清接收。而满人受民族狭隘性和那种自诩优等民族的影

响,只是将大炮流传了下来,剩下的就是依赖他们的马刀,奉行他们“骑射乃满洲根本”

的祖训,从而压制了其他先进火器的研制和装备。

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时,由于还有明朝的老工匠和一些西方传教士,还能造一些

性能不错的大炮,但已没有明朝乃至西方强国那种火器理论、技术等全面发展的景象。满

清的火器发展进程严重滞缓,可以说,火炮在中国的发展被清王朝给耽误了。

鸦片战争,英国远征军司令濮鼎查四千远征军竟击败了清二万正规军。清兵被英国军

队开花炮弹炸得晕头转向,对方炮声一响,统军们如惊弓之鸟,士兵们跟着乱钻。而在当

时北京八旗炮库内还有大量被蛛网密布的明代造开花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阴要塞装

备了万斤铁炮“耀威大将军”。这些炮看似威武,射程却赶不上明末的那些“红夷大炮”。

祖上对“红衣将军”的崇敬之情,都被他们的儿孙扔到爪哇岛去了。

那些英勇的清军战士打出去的炮弹,在厦门之战中,命中率只有二百分之一。定海之

战,葛云飞指挥清军“开炮数日”,仅一发命中。而这些大炮有时炮口会无端被堵塞,弹

药也竟然会变成泥沙。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深刻揭示出清廷官员的腐败程度,连看家的家当

都敢做假。

满洲八旗建立的大清帝国兴衰固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原因,但如果将“红

衣大炮”作为清朝兴亡的一条线索,可以这样讲:满洲八旗初期,勇于进取,接受世界发

展新事物,注入雄起强力;清朝建立早期锐意创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了国家进

一步强盛;中期故步自封,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就是好,扼杀了探索精神自行衰落;晚期

抱守残缺,就指着这一棵歪脖子树,连最后的挣扎也不做了。由此可以说,“红衣大炮”

实为清朝兴亡所系。

“红衣大炮”伴随着满洲帝国,在历史舞台上共同上演了“同兴、同盛、同衰、同亡”

的历史过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