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1—4章)
第一章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一、判断题
1、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教学原理,他认为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学记》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善喻”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提出的。()
4、《学记》发展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特别强调教师要“善喻”。()
5、《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
结。()
6、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了“勤、博、眼、实”的学习思想。()
7、朱熹在《进学解》一文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8、“博学、审问、审思、明辨、笃行”说的就是“朱熹读书法”。()
9、“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居敬持志”,这是朱熹最为著名的“五步读书法”。()
10、朱熹读书法是指“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1、朱熹把《论语》、《中庸》中的有关教育思想纳入到教育活动中,对于教育活动提出了“博学、慎思、明
辨、笃行”。()
12、在教育上提出要“学思相资”的思想家是王夫之。()
13、陶行知教学思想的核心是行以求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4、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为“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15、“八字教学”又被称之为“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16、针对注入式教学造成了小学语文的“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形真”、
“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景教学。()
17、邱学华的“尝试教学”采用的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
18、主张“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杜威。()
19、柏拉图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称他的谈话问答方法是“产婆术”,他的这一思想导致了西
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20、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2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
22、夸美纽斯认为,教学应同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要采取直观与循序渐进的思想教学。()
23、《大教学论》是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写的。()
24、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把教学看成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
艺术”,他认为“用感官去施教”是教学的金科玉律。()
25、夸美纽斯认为“知识的开端必须来自感宫”,提出“感知—记忆—理解”为基础的教学。()
26、范例教学是由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
27、20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和“知识激增”对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挑战,当时联邦德国的克拉夫
基等人提出了“范例教学”,即通过对“范例”的接触来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28、“范例教学”就是根据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事例进行教学与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把
科学的系统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统一起来。()
29、在克拉夫基对范例教学内容三个质的规定性中,基础性是强调选择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
30、赞科夫所认为的“一般发展”是特指儿童智力的发展。()
31、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的教学思想是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32、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的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
33、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把“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引入到教学中,提出了“一般发展”教学,即使儿童的智
力、情感和意志这三方面的个性发展。()
34、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思想最优化的核心是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
35、加涅认为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化、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整套条件。()
36、在布鲁姆的掌握教学中,教师要使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来进行反馈和纠正。()
37、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教学必须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从做中学”。()
38、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是“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
39、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最根本的任务,而教学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教育必须形成
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P25
40、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认为,道德教育是一种教学的手段,教学必须具有教育性。()
41、主张对学生进行“百科全书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