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家乡的特色小吃——益阳
文章摘要:我的家乡人民热情好客,我家乡的特色小吃也是可口美味,你可以喝着五道茶开启一天的新生
活,然后再尝尝擂茶体味独特的南方风味,闲暇时可以嚼嚼槟榔享受着美好时光。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流连忘返的。
关键字:五道茶 擂茶 槟榔
1、 五道茶
“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益阳人民的口头禅。茶虽然排在最后,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要素。益阳人民文明待人,讲究礼节。特别是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待人很殷勤。茶,便是他们常常招待来客的第一道礼节。
广义的茶有多种。一般来说,益阳有如下五类茶:茶叶(姜丝)泡茶、芝麻豆子茶或擂茶、红枣荔枝桂圆煮蛋茶、甜酒茶、面茶等款式。主人会根据与客人的亲疏关系、往来频度、距离远近、社交场合以及时令季节的不同情况,常把来客分为常客、稀客和贵客三档,不同种类的客人用不同的茶款招待。但是不管是何种客人来了,即使邻居来串门,主人首先得让座,这是最基本的常礼。常来常往的朋友、邻居或同事称为常客。常来往的朋友、邻居多时不见,或出远门较长时间才返家登门拜访,称作稀客。至亲好友、儿女亲家、亲长辈、上司、远道亲戚来访,称作贵客。
常客来了,先让座,再敬上一杯茶叶清泡茶或凉茶。凉茶一般用开水冲泡茶叶,待凉后滤去茶叶倒入茶壶里,随倒随饮。季节不同饮茶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热天常饮凉茶,冷天饮用开水泡茶较多。
稀客来了,茶的档次就高一些。不用简便的清茶,而要用芝麻豆子泡茶叶或擂茶。用炒熟了的芝麻、黄豆、茶叶、盐姜加开水冲泡而成的茶称芝麻豆子茶。其做法是:先用剪刀剪去姜苗、须根,洗尽泥沙,分掰姜趾,刮尽表皮。按每斤清凉水加明矾一份的比例兑水调匀,再将生姜泡入水中。半天时间后捞姜出水滤干,之后加适量的食盐腌渍,每天翻拌一次,三五天后把姜拣出,切片拉丝,晒干备用。也可以将姜盐捞出后,煮沸腌姜的盐水。待凉后,再把姜泡入,随用随取。它与炒熟了的黄豆、芝麻放进茶杯,另加茶叶、姜丝,用沸水冲泡即成为香喷喷的姜盐豆子茶了。其特点是:色泽淡黄,兼与辣味,生津开胃,驱寒补暖,提神补气,扶正祛邪,别有风味。
贵客临门,茶的规格就更高。女主人献上来的不是芝麻豆子茶,而是一碗荔枝桂圆红枣煮鸡蛋。先将鸡蛋煮熟去壳后,放入荔枝桂圆干、红枣若干颗,加红糖再煮一下即可。鸡蛋的个数一般是2-4枚,主人会根据客人的档次及食量情况来决定。多数情况是三个,最客气的是四个。枣子红红的,荔枝桂圆是圆圆的,鸡蛋嫩白滑亮的,汤是甜甜的,色、香、味、形俱全,吃着这样的高档茶,怎能不叫人心里暖流滚滚,顿生感激之情呢!主人用这种茶招待来客,意在祝福客人福禄寿喜,事事如意,四季平安,圆圆满满。
贵客要是在传统节日或正月新春佳节来拜访,主人待客的茶就换为另一种款式。主人摆好酒桌,红漆台盘装满九碟乡土茶食,如炒米糕、巧栝、地瓜片、花生、瓜子、小花片、酸枣干、葡萄干、山茶片或其它副食品。煮好家制的糯米甜酒冲蛋,有的还在甜酒中放入少量糍粑。主客围坐一起,吃吃说说,谈笑风生,亲密无间,气氛热闹。
如果家里来的是贵客,如儿女、亲家、上司高朋,则可以享受湖乡人家的顶高级款待,品尝洞庭湖乡的五道茶。
第一道为开水清茶,是为贵客接风洗尘,湿润喉咙的。第二道茶为甜蛋茶,用荔枝桂圆煮鸡蛋,意在贵客临门,吉星高照。第三道茶摆在桌子上的九碟土特食品和香喷喷的擂茶。意在品味乡情,加进友谊。第四道茶是面茶(同上)。最后一道茶是姜盐茶。意在让客人解油腻,客人在路上御风寒,一路平安抵达家里。
五道茶汤,五种风味,五种内涵,它能让上门的贵客喝出情趣,喝出友谊,品味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来。
2、 擂茶的故事
擂茶,据说最初始于安化。后向北经桃江、益阳或向南经新化等地传播到湘中北地区。如今在益阳城乡及洞庭湖区普遍流行,成为城镇和山乡人民款待来客的必备佳饮。成了当地的特色饮料,远近闻名,已经批量出口到国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关于擂茶,还有一些广为流传的故事呢!
相传很久以前,夏日炎炎,久旱无雨,水田开裂,树枝干枯,黄土成铁,河道断流。安化、桃江一带的农民不但受到饥饿的威胁连水都难于喝上。一时瘟疫流行,大多数人都受到疾病折磨。由于天天日照,连续高温,许多人浑身长满疱疮,最后溃烂不治而死。一时出现了尸横遍野,万户萧疏,田地荒芜的悲惨景象。
一日,烈日当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身穿灰色长袍,肩挎蓝色布包,手拄油茶木杖,步履跚跚地路过那里,他正打算到溪边的茶亭里歇脚。走近茶亭,他看到地上躺着一位中年男子,双目紧闭,面黄肌瘦,仅穿短裤,浑身上下长满了疱疮,而且脓流不止,苍蝇横飞,臭不可闻。
一老妇人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失声大哭,悲惨之状难于言表。银须老汉上前向老妇人打探原因。得知那老妇人全家六口人,由于疱疮疾病不治,已经死去四人。现在只剩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