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26.《六国论》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pdf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26.《六国论》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十六六国论

练习与思考

一、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

法,这就是活用。翻译时要抓住活用词语的临时含义。试找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

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

1.日割月削

答案: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答案: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

答案:义:名词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答案:事、礼:名词作动词,侍奉、礼遇。

5.不能独完

答案: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

答案: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二、“以”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

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请分析下列各句中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答案:因为,连词。

2.秦以攻取之外

答案:凭借,介词。

3.以地事秦

答案:用,介词。

4.洎牧以谗诛

答案:因为,连词。

5.至丹以荆卿为计

答案:采用,介词。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答案:用,介词。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答案:凭借,介词。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答案:才,连词。

9.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答案:把,将,介词。

三、古代汉语的词义,有的沿用至今未变,有的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

同,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试比较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常用的

意义有什么不同。

1.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

答案:故事:旧例。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答案:其实:它(秦国)实际上。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答案:至于:以致,以至于。

4.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答案:可以:可以凭借。

四、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

语前置等多种类型。翻译时要注意分辨句式,调整好语序,并注意补充省略的句

子成分。试辨别下列文言句式,并进行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答案:状语后置句;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

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答案:判断句;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答案:被动句;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4.洎牧以谗诛

答案:被动句;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

5.赵尝五战于秦

答案:状语后置句;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

五、要提高文章阅读能力,就要敢于质疑,即提出问题。质疑水平的高低能

够说明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弱。只有深入钻研,才能增强质疑的能力。下边的短

文选自苏辙的同名论著《六国论》在见解与风格上,与苏洵的《六国论》互有同

异,读后请回答文后的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

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

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

现在哪里?

答案: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苏辙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

略,“背盟败约”,互相残杀,从而导致了最后的灭亡。

2.比较两篇文章,你认为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

答案: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

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情怀,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