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中医护理查房ppt.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带下病中医护理查房

目录

引言

带下病概述

中医辨证施护原则

查房实践:带下病案例分析

目录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带下病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与预防指导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01

02

通过查房实践,加强医护人员对带下病患者的关注和照顾,促进患者康复。

探讨带下病的中医护理方法和效果,提高医护人员对该病症的认知和护理水平。

准备工作

查房实施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

01

02

03

04

了解患者病史、症状、治疗情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按照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情评估,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如中药熏洗、艾灸、拔罐等。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效果评价,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2

带下病概述

带下病是指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

定义

根据中医理论,带下病可分为脾虚湿困、肾阳虚损、阴虚夹湿、湿热下注、湿毒蕴结等证型。

分类

发病原因

多与外感湿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于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或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或阴虚火旺,损伤津液;或湿热下注,带脉失约;或湿毒内侵,损伤任带等导致带下病的发生。

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色、质、气味异常。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小腹坠胀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象等综合信息进行诊断。同时,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如阴道分泌物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03

中医辨证施护原则

脾虚湿困型

肾阳虚型

阴虚挟湿型

湿热下注型

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

带下量多,黄白相兼,质粘无臭,阴户灼热,五心烦热。

带下量多,淋漓不断,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

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或夹有黄色泡沫,或色白质稠如豆腐渣状,气臭秽,阴户瘙痒。

适用于脾虚湿困型。常用完带汤,主要药物有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等。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清热利湿止带

适用于肾阳虚型。常用内补丸加减,主要药物有鹿茸、菟丝子、沙苑子、黄芪等。

适用于阴虚挟湿型。常用知柏地黄丸加减,主要药物有知母、黄柏、生地、丹皮等。

适用于湿热下注型。常用止带方加减,主要药物有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等。

01

02

04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

避免过度搔抓、热水烫洗及使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清洗外阴。

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月经期间停止局部用药。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煎炸及海鲜等发物。

03

04

查房实践:带下病案例分析

患者信息

患者女性,42岁,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等症状就诊。

病史概述

患者既往有阴道炎病史,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近期带下症状再次加重。

诊断结果

中医诊断为“带下病”,证型为“湿热下注”。

患者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伴有阴部瘙痒、灼热感等症状。

症状评估

体征评估

护理诊断

患者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中医辨证结果,护理诊断为“湿热下注型带下病”。

03

02

01

护理措施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护垫。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根据医嘱给予中药治疗,如清热利湿、止痒等中药煎剂或洗剂。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调节情绪,以增强体质和缓解症状。

效果评价

患者的带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量减少、色变淡、异味减轻。

患者的阴部瘙痒、灼热感等症状得到缓解。

患者的舌质、苔、脉象等体征有所改善,提示湿热症状得到减轻。

01

02

03

04

05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带下病中的应用

关元、气海、三阴交等,以调补肝肾、固涩止带。

常用穴位

根据病情和穴位特性,选择合适的针具和刺法,如毫针、电针等。

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注意消毒和防止感染。

注意事项

背部膀胱经、督脉等,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常用部位

选择合适大小的火罐或气罐,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于皮肤,留罐10-15分钟。

操作方法

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着凉;皮肤破损或炎症部位不宜拔罐。

注意事项

操作部位

腰骶部、腹部等,重点按摩带脉、肾俞、命门等穴位。

常用手法

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摩法等,以舒筋活络、调和气血。

注意事项

推拿按摩力度适中,以患者舒适为度;经期和孕期妇女不宜进行推拿按摩。

苦参、黄柏、蛇床子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中药。

常用药物

将药物煎汤后,趁热熏洗外阴部,每日1-2次。

操作方法

熏洗药液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经期和孕期妇女禁用熏洗治疗。

注意事项

06

健康教育与预防指导

03

注意保暖

带下病患者多伴有体质虚弱,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01

保持外阴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