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五课:继承创新中国书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二
目录CONTENTS01情境导入02作品赏析,继承的意义03洋为中用04课堂总结与交流
01本课探讨的问题继承和创新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对前代艺术遺产的继承,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只知继承而不能创新,则艺术得不到发展。20世纪的中国,面对西方文化艺术的冲击,中国画家们在继承和创新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贡献,使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的中国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那么现代中国画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吧!
01情景导入情境导入元代著名文人画家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和近现代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万山红遍》,都是山水画的经典作品,而且画的都是秋天的景色。比较一下,《万山红遍》在中国山水画的继承和创新上,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01情景导入元代文人画家倪瓒《渔庄秋霁图》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倪家为江南豪富。家筑“清閟阁”“云林堂”等亭堂馆阁,收藏书画极多。倪瓒自幼饱览经史,工诗文,善书画,谙熟音律。性情孤高,一生不做官。40岁前,过着富裕而风雅的名士生活。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卖田产,疏家财,弃家隐遁于太湖。后半生的20多年,他浪迹宜兴、常州、吴江、湖州、嘉兴、松江一带,寄居田舍、佛寺,或以舟为家,随水漂泊;但仍勤于书画,以寄情怀。正是这种跌宕起伏、放浪江湖的生活和他那抑郁悲凉的心境,使他能突破前人成法,别开生面,在中国绘画史上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倪瓒的作品,保存下来的较多,如《六君子图》《松林亭子图》《虞山林壑图》《幽涧寒松图》等画面写的是江南渔村秋景。近处为山石坡陀,树木四五枝,无交错与盘曲,树干挺劲,株叶秀整,四面生枝,参差有致。中幅为水平如镜的湖面,毫无波纹,湖光波色一片空明。近景坡石呈横势,与纵向的树木构成纵横走势;远处的彼岸的山峦,两层岗峦逶迤,在烟雾的笼罩下,只露出半截或山头,或隐或现。[2]图上有题画诗: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郑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画幅右侧遥岑下的空间里,倪瓒自题诗跋,跋曰:“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八年矣。不愿子宜友契而不忍弃捐,感怀畴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瓒。”裱边有明董其昌的行书题签,又有孙克弘、董其昌和宋旭题识。倪瓒创作《渔庄秋霁图》之时,已经有55岁的年纪了,这幅图画与其在45岁所创作的《六君子图》对比而言,在艺术的面貌上,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固定。该图是至正十五年(1355年)秋,倪瓒在寄居在友人王云浦渔庄时所画,七十二岁时倪瓒重见此画时感怀往昔,便补题诗款。
01情景导入画家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李可染被中央美术学院聘为副教授,他勤于教学,钻研画艺,云游写生,后来李可染和少数几位画家得到赴德国写生的机会。李可染的绘画还得到捷克斯洛伐克(今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认可,并在那里举办了展览、出版了画册。在游历写生之后,李可染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舆论,其中之一就对他的积墨法的非议;李可染在1962年创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一种对这种非议的回应。同时,李可染喜读毛泽东诗词,并从那激越豪迈的诗里领略山水画的境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便是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所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巍峨的山峰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使用了大量的朱砂点,以浓厚的墨色为底,画面前景中描绘的红色的树木如剪影一般;画作中央画有白色的飞瀑、白色的溪流以及掩映的白色的瓦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为题跋书写在画的右上角;画面右下方盖了一枚“寄情”朱文印章与白文印相对。此画所创造的意境源于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的i司意,作者运用他所擅长的“积墨法”,兼用红.黑两种色彩,交相辉映,点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件】第8课+方寸之间+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中国书画.pptx
- 【课件】第9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说课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第9课+篆刻之道+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中国书画.pptx
- 【公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美术家表现世界的独特方式+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基恩士超高速、高精度激光位移计LK-G5000 系列用户手册.pdf
- 儿童运动开发训练手册阅读备忘录.pdf
- 董秘修炼手册阅读记录.pdf
- 用户操作手册_25623.pdf
- 肾内科新医师手册阅读备忘录.pdf
- 《海尔企业文化手册》-16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