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老子四章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VIP

2024春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老子四章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课《老子》四章;?

1.识记本文出现的重要实词的含义、重要虚词的用法,积累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

2.理解文中老子的思想和道家的观点。

3.探究道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1.先秦诸子散文在高考语文北京卷、浙江卷等试卷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

2.“加强自我修养”“尊重自然规律”等话题是近几年高考语文写作题的命题方向。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课前预习;1.走近作者

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2.熟悉作品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分为81章,其中1—37章的《道经》在前,38—81章的《德经》在后。《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词句准确、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老子》中的名句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则效法自然。

(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想要收缩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止它,必先兴起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是所谓“幽微之明”。柔弱胜过刚强。鱼不可以离开水之深处,国家的“利器”不可以明示于人。;(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天下万物产生于“有”,“有”产生于“无”。

(4)上士??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译: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似懂而非懂;下士听了“道”,大声嘲笑它。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最大的方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最晚完成,最大的声音不能听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译:“道”产生一(气),一产生二(天地),二产生三(和气),三产生万物。

(7)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能保持长久。

(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译:最正直的好像弯曲,最灵巧的好像笨拙,最有辩才的好像说话迟钝。;(9)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译:罪恶最大的是多欲,祸害最大的是不知足,过错最大的是贪得无厌。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译:灾祸啊,幸福就倚靠在它旁边;幸福啊,灾祸就潜伏在它里面。

(1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天道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只是常帮助善人。

(1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自然之道,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之道,是帮助人而不与人争夺。;出自《老子》的成语

上善若水大器晚成大巧若拙出生入死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3.了解背景

老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周朝式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不断发动战争。残酷的战争让老子目睹了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室史,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老子》一书所述的内容便反映了他的思想和主张。;4.读准字音

5.掌握通假;6.一词多义;动词,做;动词,夸耀;课上思辨;任务一;第4则,老子告诉我们做事要有预见性,要见微知著,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要把握大小、高下、远近等一系列对立项之间的逻辑关系,重视“小”“下”“近”,注重积累;要始终如一,坚持到底。;2.《〈老子〉四章》第1则中是如何阐释“有”和“无”的关系的?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老子通过车毂、埏埴与凿室这三个例子来说明问题,指出这几样事物都是有形的,也就是“有”,而体现它们自身价值的却是无形的空间,也就是“无”。有和无的关系,就是“利”和“用”的关系。

老子反复讲述有与无的关系,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被眼前能看到的真相所迷惑,而忽略了真正事实。;3.探究“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段话的深刻含意。

答:在此,老子以辩证的观点告诫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