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胸腹部体格检查
一、胸部体格检查2二、腹部体格检查
3第一节胸部视诊
(1)角:剑突腹上角、胸骨角、肩胛下角,第七颈椎脊突)、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主要垂直标志线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及主要自然陷窝区:肩胛上区,下区,间区
(2)视诊胸廓形状(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
(3)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4胸(肺)部触诊
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
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5(2)语音震颤触诊
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
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
(3)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
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
6胸(肺)部叩诊
(1)间接叩诊:
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
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
7(2)直接叩诊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10胸部(肺)听诊
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
能表述肺部听诊四种主要音的名称
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
11
12心脏视诊
心脏视诊方法正确
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
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
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前区。
13心脏触诊
(1)触诊手法正确;
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
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
(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
(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
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
14心脏间接叩诊
(1)叩诊手法;
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2)心脏叩诊顺序;
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3)叩出正常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
15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
右界(cm)肋间左界(cm)
2-3Ⅱ2-3
2-3Ⅲ3.5-4.5
3-4Ⅳ5-6
Ⅴ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16心脏听诊
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
17第二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体表标志⒈肋弓下缘8~10肋软骨构成体表腹部上界→分区及肝脾测量⒉腹上角两肋弓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