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对新加坡“教学工厂”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借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推进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应该说,自2000年左右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的高职院校就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但由于种种因素,校企融合的广度、深度亟待提升。
一、“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教学工厂”,其实质是将真实的企业生产引进校园,实现了企业实际项目运营和教师学生实践工作能力提升相结合。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形势下,借鉴学习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工厂”(TeachingFactory)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Polytechnic)前院长林靖东先生以德国“双元制”模式为基本理念,专门创设了将企业实践环境嵌入到学校的教学环境中去,并通过教学管理、人事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将二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创设这一教学模式的起因是很多企业反应大专院校毕业生要适应工作岗位有一个过程,有时这个过程还很长,企业界进而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特征
1.适合国情:“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全面深入研究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和积累,创设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教学模式。既有别于英国的“三明治”模式,也不同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2.学院主导:“教学工厂”的运营是由学院主导,而非企业主导,是以学院现有的教学元素(课程、实验实习和项目安排)为基础创设的。因此,学院可根据自身教学目标、教学手段设置学生在校(同时也是在企业)的培养过程,并可以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及时监控适修正,确保完成既定教学目的。
3.实用超前:“教学工?S”在对行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秉持“实用”和“超前”的原则,按照企业实际使用和将要使用的要求购置教学实验设备,使得学生“现在学的”、“现在企业用的”、“毕业时企业用的”、“今后做的”基本保持一致,竭尽所能追求学生学习与企业实际的无缝对接。
4.动态发展:“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是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外在经济技术等环境的变化,将促进“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的改进,学院能力基础的强化也将促进“教学工厂”模式的提升,并加深教学与企业环境的结合。
二、嘉职院国贸专业“教学公司”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的成功经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于2009年引进嘉兴市澳杰进出口公司入驻学校,几年来,以该企业为依托,在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课堂教
专业教师兼具双重身份:既是专任教师,也是公司项目负责人(企业与学校实现人员互聘共用),既是学生的课任老师,也是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建立工作室企业指导教师准入机制(具备5年以上外贸从业经验的业务骨干,并通过兼职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者,才能承担学生的业务指导任务);实施企业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实施专任教师外贸工作室轮岗机制(每个专任教师必须对接工作室);
“教学公司”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深入公司,参与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在做中?W,学中做的过程中,以外贸订单为驱动,整合并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复杂多变的实际工作环境之中的能力,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受企业欢迎的真正实现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4.职场即教室
课堂与企业工作室合二为一,即实现教学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下进行,真正实现工学融合: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通过直接参与式学习企业真实业务,提升“教、学、做”的内涵,实现教学与外贸业务的直通互联。
5.教学评价即企业评价
在现有的澳杰企业联盟外贸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完善企业行业深度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建立专业教学评价行业专家库、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内容共同讨论,教学效果共同评价等。
三、实践探索的启示
(一)产教融合,关键是互惠共赢
高职教育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乃至产教融合的道路,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学校方一头热的情况。因此,要将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冷静思考,敏锐发现校企合作的共赢点并有效切入,哪怕是很小的一个点,比如嘉职院国贸专业引企入校,对当时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省了办公场所的租赁费用,合作一段时间以后,企业又觉得学生到企业工作室进行实践,企业员工招聘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组建校行企联盟后,又收到了规模效应,等等。这样,学校、企业、学生各取所需,真正实现共赢,自然就产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