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练习.pdfVIP

2017年高考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练习.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

1.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往往因时因势制定民族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人击

走匈奴,取河南地,筑四十四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

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五十

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

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且彼与薛延

陀嗜欲略同,彼不北走薛延陀而南归我,其情可见矣。”

——《贞观政要》

(1)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有何具体举措?试举两例。

2.(2016·厦门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符合正义的国家,其制礼、作乐、兴兵、攻伐都决定于天子,而不符合正义的国家则决定于诸侯。可以

看出,孔子所谓的“正义”是基于秩序之上的,符合“礼”的要求才具有合法性。他提出的关于正义的观点

都源自于对礼崩乐坏时代的不满,认为欲达到正义就要克己复礼,回归尧舜禹和周公之治。

——王菁菁《柏拉图与孔子的正义观:比较与启示》

材料二

“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柏拉图以思想家的敏锐眼光,看到了雅典近乎无序的

状态,分析其原因之所在,表现出对社会纷乱的担忧。同时,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呼吁、

倡导一种和谐与稳定的理想社会观。

——侯典芹《孔子与柏拉图的理想社会观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关于国家“正义”的核心思想。他们关注“正义”的原因有

哪些相似之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统治者的要求。与柏拉图相比,孔子对于理

想社会的设计有何特点?

3.(2016·上饶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他的一生充满智慧和

-1-/3

奋斗,他抛家别业,投身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引领北美人民度过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谱写出壮丽的历史篇

章。

材料二

他(甘地)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

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

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因此我并不是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

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

动的异同。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

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顾学杰《王权还是共和?保守还是激进?——试论克伦威尔的政治观》

材料二

1925年3月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孙二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文档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