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实验十一--亚甲基蓝与荧光黄的分离.ppt

厦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实验十一--亚甲基蓝与荧光黄的分离.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柱色谱1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活性炭或纤维素粉。选择吸附剂的首要条件:不与被分离物或展开剂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能力与以下几点有关:(1)吸附剂颗粒大小(100~150目)(2)吸附剂含水量(6%~10%,II~III级)柱色谱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十一柱色谱

——亚甲基蓝与荧光黄的分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基础化学实验二1、掌握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2、掌握柱色谱的实验操作技能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色谱法亦称色层法、层析法等,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他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色谱分离法叶绿素的石油醚溶液石油醚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M.G.茨维特CaCO3色谱法最初源于对有色物质的分离,后来随着各种显色、鉴定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早已扩展到无色物质。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柱色谱薄层色谱固定相:液体、固体纸色谱流动相:气体、液体、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法的分类

(按操作条件的不同)吸附色谱排阻色谱(凝胶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吸附能力的差异分子尺寸的大小不同两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亲和力的差异AdsorptionchromatographyExclusionchromatographyGel-permeationchromatographyPartitionchromatography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亲和色谱特异性亲和力Affinitychromatography色谱分离法的分类

(按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色谱法具有样品用量少、分离效能好、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和操作简便等特点。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离混合物2、精致提纯化合物3、利用比移值(Rf)鉴定化合物4、跟踪反应进程色谱法的应用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因而在洗脱时以不同的速度沿柱向下流动,吸附能力弱的组分随溶剂首先流出。在连续洗脱过程中,不同组分或不同色带就能分别收集,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柱色谱2溶剂通常根据被分离物中各组分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活性等来考虑。先将带分离的样品溶于尽量少的非极性溶剂中,从柱顶流入柱中,依次增大溶剂的极性,将不同化合物依次洗脱(梯度洗脱)。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乙酸常用洗脱剂的极性:1、取一支色谱柱,在柱子的收缩部塞一小团脱脂棉花,注意松紧要适度。然后在棉花上铺一层粗硅胶或石英砂。2、将色谱柱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往柱内加适量70%乙醇溶液,打开活塞,赶走气泡!3、再向柱中倒入适量70%乙醇溶液,打开活塞,控制滴速为1滴/秒,用小锥型瓶承接,同时通过漏斗慢慢装入5gAl2O3,使其逐渐沉入底部。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4、加完吸附剂后,在吸附剂上再盖一张直径大小合适的小滤纸。5、当溶剂的液面刚好流至滤纸面时关闭二通活塞,立即用移液管加入1mL亚甲基蓝和荧光黄的乙醇混合液,尽量避免待分离混合液粘附在柱的内壁上。6、打开二通活塞,等柱内的溶剂恰好流到滤纸面时,关闭二通活塞,向柱内加入70%乙醇,打开二通活塞进行洗脱。7、用锥形瓶收集蓝色的亚甲基蓝溶液。【洗脱时切勿使溶剂流干】8、当蓝色溶液收集完后,等柱内的70%乙醇溶液恰好流到滤纸面时,关闭二通活塞,加入适量2%氨水作为洗脱剂。打开二通活塞收集黄绿色的荧光黄溶液,直到其完全被洗出。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