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战争观流变及其内在逻辑——基于对《大同书》与《乌托邦》的对比考察.pdf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战争观流变及其内在逻辑——基于对《大同书》与《乌托邦》的对比考察.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战争观流变及其内在逻辑——基于对《大同书》与《乌托邦》的对比考察摘要:本文从现代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大同书》与《乌托邦》的比较进行探讨。《大同书》作为开山之作,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的空想倾向,而《乌托邦》则试图通过扩展者的规劝来解决这些问题。两本书虽然关注的是战争的话题,但在描述战争的方式上却存在明显的异同。首先,《大同书》主张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它强调小邦善治,认为世界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才能维持稳定。相比之下

DOI:10.13796/j.cnki.1001-5019.2023.04.002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战争观流变及其内在逻辑

———基于对《大同书》与《乌托邦》的对比考察

林修能

摘要:作为西方与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乌托邦》与《大同书》对战争的提及并非

巧合,莫尔和康有为先后于近代世界历史的浪潮中目睹全新“他者”的浮现以及“他者”与“自我”的矛

盾,在现实的触动下深入反思乌托邦思想体系中“乌托邦”与“非乌托邦”之间的空间矛盾。二人都希望

消除战争,但是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展现出空想社会主义战争观的思想演进。《乌托邦》体现出莫尔对

扩张者的规劝,其希望实现小邦善治,但这一思想在世界历史的浪潮中显得缺乏实践性;《大同书》则希

望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国界区隔会逐渐消融,各国可以实现联合,走上“大同”的道路。这一战争观流

变不仅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更是世界历史发展历程的折射,是现实世界中资本主导的“时间消灭

空间”的历史进程在思想上的反映。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未能看到消除战争的现实力量,未能对资本主

导的全球化趋势做出完整评价,但仍可以启发今人批判性地看待资本的力量,为维护当今世界的和平与

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大同书》;《乌托邦》;战争;空想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0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23)04-0014-08

基金项目:2021年度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A126)

作者简介:林修能,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一、问题的提出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成书于16世纪初,被后世认为是近代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

康有为的《大同书》虽然在近四百年之后才出现,但其一诞生,便被梁启超评价为“而其理想与今世所谓

世界主义、社会主义者多合符契,而陈义之高且过之”①。萧公权称康有为是“中国第一个乌托邦作

②③

者”,后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大同书》具有中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意义。然而,这两本近代空

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虽然都是在描绘美好社会的蓝图,但是两位作者在这一蓝图中却不约而同都提

到了“战争”这一看似与乌托邦格格不入的要素,并且着墨甚多。而在他们的论述中,又都隐约蕴含着

一些矛盾,引起后世学界的争议。

《乌托邦》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中均提及战争,在《第一部》中,莫尔借拉斐尔之口批判法国国王

为推进扩张战争而举行密谋会,并讲述了“阿科里亚人”的国王主动放弃占据的其他王国、退守本邦实

现善治的故事,从而表达了对扩张战争的反对。而在《第二部》对乌托邦岛的直接描写中,莫尔单独开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②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97页。

③这一判断可参见郑祖铤《〈大同书〉──中国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求索》1994年第5期;李小艳:《近代中国三种空想社

会主义思想形态及其影响》,《科学社会主义》2016年第3期。

④为便于区分,本文所用的“乌托邦岛”“乌托邦人”指的是莫尔《乌托邦》著作中的乌托邦设想,而所用的“乌托邦”一词泛指作为

广义空想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乌托邦思想体系。

14

林修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战争观流变及其内在逻辑———基于对《大同书》与《乌托邦》的对比考察

辟一节谈论战争,这一节开篇指出“战争是唯一适宜于野兽的活动,然而任何一种野兽都不像人那样频

繁地进行战争,因此乌托邦人很恨战争”①,然而在进一步的叙述中,乌托邦人却呈现出为达目的不择手

段,甚至会为了主持自身所认为的正义而侵犯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韬武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大学教师,教授职称、法学博士,从事教学10多年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