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实录2-人教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执教者:山东省历城第二中学张玉岭

【设计说明】

.语文味浓郁。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能上成哲学课,也不能上成历史课。①重视诵读,体现语文特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向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朱熹的读书法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今天的课堂虽然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但基本思想是可以应用的。

②重视体验作者情感,也是语文味的体现。情感是创作的生命,《毛诗》曰:“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

.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不可成为一句口号。我在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①文言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合作解决。因为:第一,第二段难度较大,但课下注释很详细;第二,本课中没有新的文言现象出现。

②在课文品读方面,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时间和合作探究的时间。课文理解难度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学生是很难把握的。

③问题设计既有探究的价值,又难度适中。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式。

.品味王羲之的情感变化。

.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走近王羲之。

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放映幻灯片,出示故事内容:晋代的大士族郗(ī)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汇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请一个学生用讲故事的口气来读。

师:大家知道这个东床坦腹的人是谁吗?

大多数学生先是说不知道。既而恍然明白过来:王羲之。

师:王羲之是什么时候的人?

生齐:东晋。

师:大家会写这个“羲”字吗?

(请一个学生板书作者,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

师:从这则逸事中可以看出王羲之性情有什么特点?

生齐:潇洒、旷达、不拘小节。

师:对,人人都说字如其人,王羲之的字也恰如他潇洒不拘的性情。在我们学校初中部教学楼中厅的墙上就刻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那字绝对如人们所赞扬的一样……

生齐: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师:大家的知识很丰富,非常好!王羲之的书法出色,人所共知;其实他的诗文也很出色。《兰亭集序》名传天下,是“书因文增彩,文以书传世”(放幻灯片,出示这句话),书、文缺一不可。我们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自然不是为了欣赏书法,而是为了领略他“文”的魅力。

二.展示学习目标。(见前文)

三.听诵读,认准字音。

师: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传统方法,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读不仅可以掌握字音,还可以理解文意,把握观点。现在我们先来听。

(教师放名家朗读。)

师:名家朗读,读音不一定就准确无误,大家认真听!

听完后,师:大家有没有听出读音的错误?

生:第一段第四行“清流激湍”的“激”读成了“í”,第二段第二行“虽趣舍万殊”的“趣”应读作“ū”,读成了“ǔ”。

师:听得很仔细,并且说明了错误的具体位置,很好!

生:最后一段第三行,“悲夫”的“夫”应读作“ú”,她读成了“ū”。

生:她还出了一个非常不该的错误,将第一段第二行“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之”字错读为“ì”。

师:这两位同学听得简直是太仔细了,让老师万分敬佩!

四.自读,合作解决疑难字词句。

师:纠正了字音,请同学们出声朗读一遍,一定要读准字音。同时画出有疑问的不会翻译的字词句,小组交流商讨解决。

过了五分钟。

师:有小组解决不了的吗?请举手。

生:“丝竹管弦之盛”课下注释解释的是“演奏音乐的热闹”,我觉得看作定语后置句更好,译为“热闹的音乐”不是更好吗?

师:敢于否定课本,很好。你先看看这个句子是否符合定语后置的形式?

生:符合。《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不就是这种形式吗?

师:“丝竹管弦”使用了什么修辞?

生:借代,用部分来代整体。

师:那到底是代指音乐还是乐器?

生:代乐器。

师:那么,“盛”还是作本义“多”讲更合理,这个句子就译为“很多乐器”,可以看作定语后置句。课下注释中的解释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丝竹管弦”不是按借代处理的,而是看作了词类活用……

这个学生反应很快:是名词用作动词,“用丝竹管弦演奏音乐”!

师:你太聪明了!大家还有问题吗?

生齐:没有了!

师:好,现在我们来读第二遍,速读课文,找出每段中明确表示作者感情的词语。

五.反复吟咏,品味作者情感

师:这个问题很简单,大家一起回答!第一段中是?

生齐:乐!

师:第二段?

生齐:痛!

师:第三段?

生齐:悲!

(学生回答时,对应在幻灯片上出现:乐?????痛?????悲。并在幻灯片上对应出现微笑的脸、伤感的脸、流泪的脸,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师:

文档评论(0)

151****0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