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学最终.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教育学----学科教学(英语)一、基本介绍文化教育学亦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重要的哲学—教育学流派。文化教育学思想是一种力图从文化或精神科学的角度来探索人以及人的教育问题的教育思潮。它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产生于德国本土,并逐渐影响世界。二、背景及理论基础社会背景一战及经济大衰退使西方社会危机四伏,心理学与哲学分离,在哲学思想界,人们普遍感到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哲学已不能解答现实社会危机。教育背景教育上,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受到批判,倡导注重人的内在精神,德国文化教育学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理论基础1、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和精神科学狄尔泰为反实证论的代表人物,主张生命是不可被分割的整体,自然不能用实证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或研究。欲了解人,便需要透过精神科学解释学独有的理解(DasVestehn)方法来达成。2、德国价值哲学传统的主观价值论者着意于价值负载者(物质)与价值感受(意义)之间关系。而谢勒和哈曼建立客观价值论,将存在分成应存(Sosein)和实存(Dasein)两部分,主张价值本身具有绝对性,人对价值的认识才是相对的。文化教育学派接受客观价值论,故主张教育活动的存在意义在于客观价值的存在。3、德国观念论哲学黑格尔将其著作分为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而在精神哲学中,又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与绝对精神三部分。正好反映了其正反合的辩证观。这种分类与内涵,成为文化教育学派分析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主要方式。4、包尔生的文化哲学不同于一般学者把文化当作目的,把教育当作传递文化的手段。包尔生(Paulsen,1864-1908)主张教育活动本身即是高度的文化。这种反对把教育本质工具化、技术化的观点,也是文化教育学派的基本主张。三、基本观点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文化的本质在于,文化不仅是人创造的,而且是为人所创造的,人的文化通过教育形成。在文化的教育中,人得到发展进步,因而人类历史也是一种文化的历史2、教育过程是一种文化过程文化过程包括文化保存、文化传递和文化创造三者有机结合的过程。文化过程不一定全是教育过程。只有处于特定情境下的文化过程才具有教育的性质。即当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来实现或操作这个过程时,文化过程才成为教育过程。但教育一定是文化过程。教育是把客观的文化价值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过程。文化发挥教育作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文化承担者的正确理解和评价;二是具有体验能力的个人精神与文化的碰撞。3、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狄尔泰认为,用对待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则未能触及到人的精神生活深处,未能展示出教育过程中各方的生活体验,而只是停留在表层,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体验—表达—理解”是狄尔泰精神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4、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文化教育学派秉承德国的人文哲学传统,宣扬人本主义,用文化来综合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联系主观和客观世界。5、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的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利特认为,陶冶即人性的养成,他特别重视其在完善人性中的作用。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四、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恢复教育的本义、强调了人的知情义全面发展第二阶段:从心理结构论和精神科学方法论以及文化教育论等方面构想文化教育学第三阶段:从现实意义角度发展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流派发展演变谱系图W·狄尔泰(1833-1911)生命哲学精神科学理解方法H·诺尔(1879-1960)教育关系历史哲学W·福利特纳(1889-)解释学教育学E·斯普朗格(1882-1963)精神科学心理学文化教育T·利特(1880-1962)教育与文化陶冶理论O·F·鲍勒诺夫(1903-)存在哲学教育学人类学教育学M·F·库勒(1878-1923)教育科学的自主性R·迈斯特(1881-1964)陶冶理论教育理论M·J·朗格威尔德(1905-)现象学教育学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五、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狄尔泰(W.Dilthey,1833—1911)文化教育学先驱文化教育学的本体论问题的解决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