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doc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第4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漫步在枣庄的石榴园里。春夏时节,满眼望去郁郁葱葱的绿叶生机勃勃,火红的石榴花像是活泼的小喇叭吹奏着乐曲,真是热闹非凡。秋天的脚步近了,渐渐地,石榴花谢了,石榴果终于成熟了,它们形态各异,逗人喜爱。你们现在最想做什么呀?

生:吃

生:品尝

师:异口同声!同学们的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了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石榴,现在咱们就跟着作者一起去尝一尝吧!(指名一位学生品尝石榴)

师:首先剥开石榴的外皮,你看到了什么?

生:石榴子儿

师:什么样的石榴子儿

生:玛瑙般的

师:玛瑙般的石榴子儿一颗颗怎么样?

生:紧偎在一起

师:有红的有白的,这就叫——

生:红白相间

师:还是透明的呢,这就叫——

生:晶莹透亮

师:快取几粒尝尝,什么味道?

生:酸溜溜,甜津津的

师:同学们,作者写石榴时,先观察它的颜色和形状,再品尝它的味道,最后写自己的感受。我们在介绍一种水果的时候,也可以按照作者的这种方法来写。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现在,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瞧!你会怎么介绍这种水果?(出示西瓜图片)

生:这是西瓜。

师:西瓜的形状如何?

生:圆圆的

师:颜色呢?

生:绿色的,身上还有深绿色的花纹

师;观察真仔细!西瓜瓤的颜色又是什么样子的?

生:红色的,中间有小黑子儿

师:同学们一定吃过西瓜,西瓜味道如何?吃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生:甜甜的,吃了之后很凉快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按照这样的顺序描写西瓜,可是,如果这样写,一点儿也不生动。怎么办呢?

生:可以把西瓜比作大皮球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学生!是啊,咱们可以用些比喻句,让作文更加生动。还可以用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可以写拟人句,把西瓜当做人来写。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描写的窍门儿,下面咱们就来看一看老师是怎么介绍西瓜的!自由读一读吧。

(出示范文:西瓜穿着一身绿色的衣服,上面还有几道深绿色的条纹,特别好看。圆圆的身体上长着一条短短的“小尾巴”,显得很滑稽。我迫不及待地把西瓜切开,一股香味飘进我的鼻子。西瓜宝宝害羞地露出它那红通通的脸庞,果肉里还有一些黑色小子儿,如同红玛瑙中镶嵌着黑珍珠,让人看了直流口水。我急忙咬了一大口,真甜呀!)

师:谁来评价?

生:老师写得很生动很具体,把西瓜当做人来写,写它穿了绿色的衣服。

生:老师用上了《石榴》课文中的玛瑙,还把西瓜子比作了黑珍珠。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老师还写了西瓜的“小尾巴”,在图片中你看到“小尾巴”了吗?

生:没有

师:是啊!虽然图片上没有西瓜藤,可是老师运用了合理的想象,写出了西瓜上的西瓜藤,还把它比作“小尾巴”,这种合理的想象是可以的。好啦,请同学们课后学着老师的小技巧,描写一下这种水果吧!(出示草莓图片)

生写作,是巡视指导,师反馈。

出示学生作品:草莓的全身都是红通通的,还带着一点点“芝麻”,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红艳艳的小灯笼,漂亮极了!新鲜的草莓果实有了叶子的映衬,又像一颗颗闪亮的红宝石。靠近一闻,一股淡淡的香味直往鼻孔钻,让我忍不住流出了口水。我赶紧拿起一个草莓轻轻一咬,酸酸的,甜甜的,软软的,滑滑的,美味极了!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会从一篇篇精彩的课文中学会写作的小技巧,当你收获了这些法宝之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小作家”,加油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一、二学段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手写我心”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源头,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然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彰显真实个性。要想让学生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为老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几篇《习作》,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源泉。

以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为例,《2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联系实际写一写,你在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用流畅的文字记录下词语背后发生的故事。再比如学习《5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游览欣赏过了北大荒的秋天,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写自己身边的秋日美景。当然,除了叙事、写景类的文章,童话故事中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情节一直以来深受学生喜爱,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利用课文的留白处,鼓励学生进行童话创作。《三袋麦子》一文就是最好的契机。课文学习完毕之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第二年,土地爷爷又给三个小动物送来了上好的麦子,它们又会怎么做呢?

如此看来,习作并非作文课上可以做的事情,更应该渗透进每一节语文课上,精挑细选的课文,每一篇都值得学生们深入体会,好好挖掘其中值得学习的语言文字,慢慢吸收、学会运用,变成自己的知识。

教授《16石榴》一文时,老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学会事物的描述顺序和方法,同样也会是一节生动的习作课。举一反三,描写水果的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文具、玩

文档评论(0)

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