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doc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市鉴开中学教案

课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22.11

授课班级

9-10

课型

精讲

序号

教学目标

?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感情。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爱国情怀。

教材分析

这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的使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学习中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

学情分析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背景,本文中的语言特点,需要引导学生感受。特别是鲁迅的杂文的语言风格,学生第一次接触,理解其含义是个难点。

重点、难点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领会本文语言特点。

理解本文语言含蓄中带有辛辣的讽刺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点拨讨论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共性)

设计意图(个性)

第一课时

温故知新导入启思:

同学们,《藤野先生》一文中有很多语句那人寻味,谈谈你记忆中鲁迅散文的语言特点。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味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风格。

合作学习揣摩语言

(一)品词语

例如:“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运用了“仿拟”,从“自信力”仿造出“他信力”,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物他人之力”,并不是信自己,又通过一字之差的两个词的对比使本文妙趣横生,富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赏句子

例如“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思考:

1.“中国的脊梁”这个比喻好在哪里?模仿这个语段的句式,用排比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2.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课外查找资料,搜集相关的人物事迹,与同学交流。

“中国的脊梁”的含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因为他们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意义: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三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受到极大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悲观失望的情绪蔓延。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唤醒民族自尊心,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三)学写法

怎样理解“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状元宰相”是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鲁迅曾经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在表面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

这句话讲的是: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去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能称之为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但是“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

三、感受思想领会主旨

1.学生朗读第8、9自然段,

2.体会作者的感情。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从谈古转入论今。“从古以来”,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历史上是这样,现实中也是这样。“他们有确信,不自欺”——这是具有真正的自信力,是对前文的呼应。“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前仆后继”一词写出作者对这样的人的敬慕。“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又写出作者深深地担忧、惋惜,语气沉重。“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对反动言论的痛斥。

第9段提出了“怎样论中国人”。充满自信与肯定,提出“要论中国人,……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富有感染力,极具说服力和号召力。

四、小结本课达标检测

1.鲁迅先生对鼓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人充满憎恨和嘲讽,对古今民族的“筋骨和脊梁”充满了崇敬和赞扬。爱憎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再次强调学习重点,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下节课做准备。)

2.练习册习题检测B组1、2题

完成练习册B组题

文档评论(0)

186****18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